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稀罕事儿
搜 索
大庆十万单身老人想找伴"羞开口" 怕外人"笑话"成主因
2017-02-23 09:05:05 来源:大庆网  作者:邹影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2月23日讯 最近,家住让胡路一区的李大爷,很犯愁。一年前,他通过晚报找老伴栏目,找到了一位心仪的老伴,可是两人在一起过日子后,总是因为一些小事产生矛盾。

  李大爷感叹:“年龄大了,找个诚心过日子的老伴,咋就这么难呢?”

  目前,大庆市60岁以上老人,超过40万,其中独身老人约占四分之一。独身老人已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群体,这些单身老人的再婚问题,也引起广泛的关注。

绘图/尤阳

  矛盾一老伴一生气就回家

  今年73岁的李大爷,去年找了老伴,孩子们也都特别支持。

  “刚住到一起的时候,她提出买新的生活用品,我说家里啥都有,咱俩都这么大岁数了,没必要花那个钱。她听了就不愿意了,回自己家了,后来我去她家好几次,才把她接回来。”李大爷说。

  再后来,老伴又提出一个要求,每个月要2000元的零花钱,李大爷也同意了。

  可是让李大爷没想到的是,他给老伴的钱,老伴并没有花,而是偷偷地攒起来了,准备留给自己的儿女。

  “这件事让我挺生气,我们过日子,她还从我这拿钱给她儿女,这样做太不公平了。我一辈子都当家,现在真受不了这个气。我算了一下,我们在一起大概一年的时间,她回家十多次,每次生气走了,都是我接她回来,我准备放弃了。”李大爷说。

  矛盾二老伴帮子女看孩子

  家住红岗区的赵大爷,3年前老伴去世。

  儿女们怕他一个人生活孤单寂寞,托人给他找了个老伴。可两人生活没几天,女方的儿子离婚了,孩子没人照看,她只好回家,帮儿子看孩子。

  “就这样,我们过起了两地分居生活,前段时间,我骑摩托车去她家,途中突发脑出血住院了,住院期间,都是儿女照顾我,她领孙子来医院看看就走了。从那以后,我就不打算和她过了。”赵大爷说。

  赵大爷认为,老了找个伴,就是一起有个照顾,这样总不在一起,还不如自己生活了。

  当赵大爷提出分手时,女方还不同意。表示想和赵大爷好好过日子,如果赵大爷能接受她的孙子,她就把孙子领回来。

  这样的要求,赵大爷没有同意。

  调查单身占总数四分之一

  就目前情况来看,中老年人已经形成了一个很大的择偶群体,而60岁以上独身人士的群体,更是宠大。想找个老伴相互依靠的老人占很大一部分。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大庆市60岁以上老人,超过40万,其中单身老人约占四分之一。

  值得关注的是,60岁以上丧偶的老年人的数量,正处于快速增长的状态。

  孩子们长大成人后,从父母家中搬出去,只剩下老年人独自生活的家庭,被称为空巢家庭。

  20年前,老少三辈同居一室的情况,很常见,但如今,很少有老少三辈同住的情况。这说明市民居住条件改善了,很多子女及老年人,因生活习惯的不同,不愿住在一起,这也使得大量空巢家庭出现。对于老人来说,精神生活,显得越来越重要。

  如果两位老人中,有一位先走或者离异,就会出现独身老人。

  目前,全社会不仅关注空巢家庭,而且也越来越关注独身老人。

  乘新一小区红娘热线爱心大姐王桂芳称,他们每年都举办一次老年相亲会,每次报名的都很多,很多老年人都不想依靠儿女生活。但很多人找老伴时,怕外人笑话,还怕二婚的老伴过不到头。

乘新一小区红娘热线王桂芳,积极帮老年人找老伴。

  主因习惯前后老伴对比

  据记者了解,有一些老人想找老伴,但不好意思说出口,怕亲戚朋友笑话,怕子女不同意,就这样一直单着。还有一部分老人,干脆去婚介中心报名找老伴,但成功率很低。

  那么,老年人找伴为啥这么难?

  王桂芳说,首先,老年男性和女性对于老伴的要求,存在明显的偏差。不少老大爷找老伴,其实是为了找年轻的“保姆”,而很多老太太找老伴,则是为了找“财主”,这种心理状态令人担忧。

  其次,老人习惯对比。有很多丧偶的老人,在找老伴时,总是不自觉地拿眼前的与过去的比,迟迟下不了决心。

  另外,老人们生活了大半辈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习惯和方式,这些习惯,在短时期内难以改变。就是这些生活习惯上的差异,让一些老人无法走到一起。

  最重要的一点是,过于牵挂自己的子女。

  有的老人找老伴后,需要给儿女看孩子。想找老伴,还要考虑孩子们的看法。

  还有,在彼此的生活中,老人心里都向着自己的儿女,对住房、金钱的处理,难免“磕磕绊绊”。

  呼吁找老伴要“门当户对”

  针对老年人找伴存在的问题,大庆市心理卫生中心老年科主任杨海波说,老人们在相亲时,不要总把利益放在第一位,应该先看重对方的人品,其次看两人是否投缘,最后再考虑对方的经济条件和家庭情况。

  尽量“门当户对”。

  找与自己有相同兴趣爱好的伴侣,如果双方年龄差距过大,或者生活习惯有很大不同,很容易在婚后产生分歧。

  老年人再婚后,要尽快体察对方的心理特点,正确对待不同个性、性格和习惯,注意互相尊重、互相谅解。不要由着自己的性子做事。

  要同等对待前婚子女。再婚夫妇应克服“排他”心理,把双方子女都看成自己的孩子,尽到父母的职责,在衣食起居等一些生活小事上,要一视同仁。

  再婚夫妇,由于有昔日婚姻的经验比较和制约,双方心理较复杂。但只要双方积极进行心理调适,互敬互谅,互相信任,是可以创建幸福美满的家庭的。

责任编辑:王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