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2月27日讯本周开始各高校陆续开学,很多学生开始踏上返程列车,而这段时期内也是各种电信诈骗案的高发期。因此,警方提醒学生和学生家长:任何来路不明的手机短信、来电和网络链接都不要轻信,以免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在这里,小编就带您看一些电信诈骗的常见套路和典型案例,并教您如何提防这六大骗术。

类型一:机(车)票诈骗
常见套路:因为一些高校离家较远,乘坐火车、飞机等长途交通工具成了学生必需的选择,而骗子也在车(机)票上打起了主意。有很多骗子会假冒客服人员,以航班取消等理由引诱受害者上当,最终损失钱财。
典型案例:2016年8月,河南的唐女士在退票时遭到诈骗,在骗子的指导下将自己卡上的6万余元存款转走,而这些钱本来是准备给孩子看病的。
防骗贴士:铁路部门客服人员和公安民警,绝对不会打电话索要验证码或指引转账操作,只有骗子才会要求到AMT进行操作和交易。

类型二:退款诈骗
常见套路:学生作为购物大军中的一部分,一些骗子会利用他们刚入学时购物经验少的特点进行诈骗。同样是通过冒充客服人员等手段,谎称订单丢失等内容,让受害人点击钓鱼链接等方法,骗取钱财。
典型案例:2017年2月9日,程接到了一个陌生女子打来的电话,对方称她在某网上商城购买的衣服有质量问题,要把购买衣服的钱退给她。还有这样的好事,高兴不已的小程,没有多想便添加了对方的微信。接下来就是同样的套路,对方发了个二维码让小程扫描。结果连续扫描了两次,小程的支付宝账户就少了5000多元钱。
防骗贴士:以卡单、系统升级、货物丢失等借口打电话告诉用户需要退款是骗子常用的诈骗手段,遇到退款电话时,可立即拨打电商平台官方客户电话查询,切勿相信任何不明链接。

类型三:兼职诈骗
常见套路:当今社会,兼职在大学里已经越来越普遍,很多大学生都愿意利用空闲时间赚取一些外快,殊不知这里面也暗藏危险。有些骗子会故意提供一些看起来轻松而薪资有很好的工作,然后再以各种借口索要钱财。
典型案例:刚从大学毕业的小龚在微博上看到一条兼职信息:在网上商城刷信誉,一天有200元—500元的收益,也就是说,兼职人员通过客服发送的指定链接,按照要求在商城购买商品,付款之后,商城并不会真的把货物发出,而是将货款跟佣金返还给兼职人员。在小龚正式刷单后,货款并没有像练手时那样打回到自己银行卡上,而刷红了眼的小龚反应过来时,己被骗了将近70万元,又急又气的她赶紧报了警。
防骗贴士:所有那些宣称技术门槛低,工作轻松但又赚钱很快的工作,很可能是诈骗。希望大家加大警惕,同时拒绝一些索要钱财的行为。

类型四:租房诈骗
常见套路:比起住在寝室里,很多大学生都喜欢在学校附近租房居住,但有时骗子会利用这个时机趁虚而入,假装房主以自己在外地等理由,远程骗取预付款,钱到手后则逃之夭夭。
典型案例:准备考研的小魏想在学校附近租房,在某网站上拍下房源后,房主谎称不在市区内工作,不方便带去看房,但申明房子和照片效果一样,小魏需要先预交1000元定金,交完后房主才会过来送钥匙。因为急于租房,小魏立即支付了定金,而对方在收到钱以后依旧没有现身,小魏遂醒悟自己发觉自己被骗。
防骗贴士:学生租房应该尽量去知名度较大或官方认证的租房网站搜索,多与出租方联系,实地考察房屋情况,签订合同前要求房东出示个人身份证件、房屋产权相关证明(确认在有效期内),确保房屋没有抵押、二次出售等情况,遇到租赁诈骗时及时报警。

类型五:冒充老师诈骗
常见套路:有些刚到外地的学生,人生地不熟,他乡遇故知本是一大喜事,但有些不法分子会借此机会谎称是老师或老乡,然后代办业务骗取财物;还有不法分子会专门发短信,诱骗学生点击恶意链接。
典型案例:2016年6月,家住聊城市区的葛女士接到一通诈骗电话,对方以学校老师的口吻称葛女士的儿子上课时昏迷,正在医院救治,需要大量手术费,葛女士听后信以为真,被骗走八千元钱。
防骗贴士:不要随意相信刚认识不久的陌生人,同时不要轻易点击链接,如需要可在正规平台进行核实,同时安装手机安全软件拦截恶意信息。

类型六:骗取个人信息
常见套路:除了钱财,个人信息也是不法分子的目标,开学时办理各类手续常会用到个人证件,一些不法分子通过各类手段获取学生信息,冒用身份从事犯罪活动。
典型案例:大三的学生小余在求职时不慎泄露个人信息,不法分子利用他的个人信息进行透支消费,在小余发现时,已被透支3000元
防骗贴士:身份证一定要妥善保管,不能借给他人使用,身份证复印件最好也要注明用途,确保个人信息安全。
稿件内容由东北网新闻频道制作整理,未经授权请勿转载转发或镜像,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