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日报2月28日讯 春寒料峭,冰雪覆盖着哈拉海农场。九三农垦谷润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创始人吕庆伟,早已迈开了备春耕的脚步。
2月21日,记者见他左脚穿着一只特制的大棉厚布鞋,与右脚正常的鞋明显不一样。他解释说:“脚骨缝中多长出一块薄骨,术后刚刚20天。”
吕庆伟带着记者来到他独创的羊粪发酵基地,指着院中一台特制的抛撒羊粪的车,自豪地介绍:这是他和团队自主研发的抛撒羊粪专用车,这可是国内第一台啊。说起抛撒羊粪专用车,吕庆伟意犹未尽:“过去,用人工施撒生物有机肥,一台车5个人一天只能施肥一公顷左右,而且不均匀。我上网查询,国内并没有相关的有机施撒设备,于是决定自己设计,到佳木斯找专业机械师,终于在2016年3月份研制出新产品。这个专利产品一台车一个人一天可以施撒有机肥8公顷,大大提高了施肥效率而且施撒均匀。”
伴随脚下白雪发出的嘎吱嘎吱的响声,一行人来到塑料大棚前。吕庆伟让记者把手从门缝探入,他说,里面堆放等待发酵的羊粪,现在温度是10℃,发酵时能达到65℃。
哈拉海农场水脉众多,毗邻草原,农户养羊多,羊粪资源丰富,无法处理的羊粪影响了环境卫生。吕庆伟萌生了把羊粪通过酵素发酵后形成有机肥的想法,使其成为有机水稻最好的肥料来源,卖羊粪也可以增加额外收入,一举多得。
哈拉海农场土壤成分碱性大,以羊粪为主的有机肥呈酸性,酸碱中和非常适用于盐碱地,避免了用化学硫酸去调节土壤中的碱。“施用羊粪的‘绥粳4号’和‘稻花香2号’长出的水稻叶子嫩绿葱茏,不用羊粪的,叶子颜色微黄。”吕庆伟欣喜地告诉记者,2015年在科技园区开始试验种植110亩羊粪有机水稻获得成功后,2016年扩种面积1000亩,现在我们注册了自己的商标——“润晗羊米、润晗活米”两个品牌,合作社通过打“弱碱牌”走“有机路”,实现了绿色弱碱水稻向新型的生态有机弱碱水稻的转变。
羊粪育肥,无药种植,光线捕虫,稻田鸭共生,网络监控……近400万元的投入,换来了大米的高品质,口感好,有弹性,回甘,不回生。仅仅两年多的时间,谷润合作社生产的有机水稻在省内已大有名气,预订有机大米的客户络绎不绝。2015年的润晗羊米及鸭稻米以高出市场价6倍的价格销售,亩效益达到3000元。2016年又带动了4户农户种植有机水稻,合作社免费为种植户提供技术,并按每斤3元的价格回收水稻产品,带领职工共同致富。
今年,吕庆伟又投入到研究开发全胚芽米的设备中来。“目前国内大米市场的胚芽米基本都是糙米,虽然有营养但是口感不佳。我们研制的全胚芽米设备将填补国内空白,既保留大米的全胚芽,又保证了白米的口感,而且每一粒大米都可以发芽,润晗活米将在2017年5月份上市销售。预计2017年合作社可实现年生产羊粪生物有机肥1万立方米,年产有机稻米80万公斤,年产值可达2000万元。
九三管理局局长王晓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吕庆伟是我们管局在转方式调结构中涌现出的典型人物。2016年,管局坚持绿色引领,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农业现代化水平有了新提升。种植结构全面优化,全局各类作物有机食品认证面积74万亩,绿色食品认证面积302万亩。2017年,将积极实施现代农业提升工程,努力实现稳粮增收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全局计划实施各类作物绿色食品认证面积302万亩,有机食品认证面积80万亩,力争打造一批科技水平高、综合生产能力强、农产品质量好的“互联网+”绿色有机农产品基地,实现农产品生产有记录,质量有标准,产地有标识。继续引进农业智能装备技术,以农机信息化推动精准农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