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日报3月9日讯 呼兰区作为哈尔滨新区一部分,优化营商发展环境,全面推进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梳理确认工作,对原有权责清单进行了统一规范,确定5440项权责清单和312项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对外公布。
《哈尔滨市呼兰区市场准入负面清单》的公布,标志着呼兰区实行“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实现“不在‘负面清单’范围内的事项,无需审批,直接备案”,有效践行政府行政体制机制创新。此次公布的“负面清单”把外商投资、商事登记、企业投资等多种行政审批权限一次性全部纳入,并明确列出了禁止和限制市场主体进入的行业、领域和业务,对清单之外进入呼兰区的内资、外资企业和所有投资项目可依法平等进入,真正实现“法无禁止皆可为”。
据了解,呼兰区按照“职责法定,权责一致”的原则,对全区15家区直部门承担的行政权力进行权责梳理。在梳理工作中,本着不该管的坚决不能管,该管的必须管到位的原则,对各部门的行政职权进行全面梳理,没有法律法规依据的一律取消,涉及多个部门的重新加以明晰,取消下放的行政审批事项进行衔接落实。共梳理出包括行政许可、行政强制、行政征收等各类行政权力2720项,真正体现“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律授权必须为”,一项权力对应一项责任,权力套着责任的紧箍咒在阳光下运行。
据介绍,呼兰区共梳理出行政权力清单2720项,其中行政许可176项、行政强制111项、行政处罚1974项;责任清单2720项;市场准入负面清单312项,其中禁止准入17个类别90个大项,限制准入22个类别222个大项。
据相关部门介绍,呼兰区正在加快推进联合审批平台建设,将“三张清单”内容嵌入审批平台。功能齐全的审批平台建成后,将实现一网受理、一网办结,极大压缩审批时间,真正实现便企、利民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