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北京3月11日讯(记者孙晓锐)全国政协是各界别、党派、群体政治协商、参政议政的平台。全国政协委员张懿宸建议,进一步提高参政议政效率,优化参政议政成效,从而最大限度的发挥政协民主协商的作用。

全国政协委员张懿宸。
张懿宸认为,界别是政协发挥作用的有效载体,除党派、团体外,亦有部分界别按照行业领域进行划分,如经济、教育等。这些界别中的委员都是所在领域的专家,对行业的洞察力毋庸置疑,同时具备广泛的行业资源和信息渠道。但在现有的政协议程中,除了参加全体会议和讨论政府工作报告等常规议程外,没有针对分组讨论提前设定行业焦点议题,因此在实际讨论中可能出现议题分散、议题局限、议题与行业相关性不强等情况,不能充分的利用界别优势和政协这一高效民主的平台聚焦行业热点。
张懿宸建议,在政协会议召开前,按照界别与委员们进行预沟通筛选行业关心话题,并遵照多数原则选取其中与界别联系最紧密的,提前设定界别讨论议题;界别中通常分为多个小组,每个小组可以选取其中1-2个议题深入讨论。同时建议安排每个界别对政府工作报告中相关部分进行重点讨论,并对此形成固定议程。
预先设定议题一方面使得业界在会前即形成聚焦,另一方面方便委员有针对性的进行信息搜集和整理,提高讨论实效,充分发挥界别优势和行业智慧的同时,更有利于推动实际问题的解决。
张懿宸认为,目前界别提案仍占少数,委员多是根据自己了解到的情况,以个人名义或联名方式提交提案反映问题,委员之间在撰写提案过程中也鲜有交流。这使得提案内容重复、片面或者不够深入等问题难以避免,更重要的是,个别委员的提案难以充分表达所在界别代表的群体性利益诉求。
张懿宸建议,加强界别提案和小组提案工作力度,鼓励通过对预定议题的讨论,集思广益形成界别或小组提案提交大会,有条件的也可以在会前进行委员召集,分工合作着手撰写。经过集体智慧的汇总与提炼,形成高层次高质量的界别提案,发挥界别的群体代表性,把分散的、个体化的声音整合为群体的呼声。
张懿宸认为,政府各相关部门十分重视提案工作,可谓有案必复,但受种种因素限制,提案所提问题得到认可却较难落实的情况时有发生,单个提案对于政策制定也很难施加影响。
张懿宸建议,根据预定议题,安排官员旁听讨论,令政策制定部门直面行业诉求,适当的沟通也可以帮助界别形成更有针对性和实操性的提案,切实提高参政议政的效率和提案工作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