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生活资讯  >  市民消费
搜 索
消法专家王绪坤谈消费投诉变迁:非现场购物更普遍 维权成本高周期长
2017-03-13 14:52:55 来源:东北网  作者:杨帆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3月13日讯(记者 杨帆)随着消费者的权利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市场形势的变化,近年来,消费投诉一直在发生着变化。在“3·15国际消费者权益保护日”到来之际,黑龙江省法学会消法研究会常务副会长王绪坤应邀接受东北网记者专访,就近几年的消费投诉变化特点进行了分析。

  非现场购物更普遍 维权成本高周期长

  “网络、微信、电视等非现场购物形式的出现,越来越成为人们购物的趋势和选择,便捷、及时等优势让这一新消费形式不仅受到年轻人的追捧,中老年也加入这一行类。”王绪坤说。

  王绪坤认为,非现场购物尽管优势诸多,但却存在着消费者维权难、周期长等问题,通过正规交易平台购物由于有第三方平台的介入,维权渠道相对比较畅通;但如果消费者通过非正规的网站,产品存在质量问题、实物与图片描述不符等情况维权就变得困难,消费者则需要向卖家所在地、平台所在地的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进行投诉,这对消费者来说维权成本增加、周期变长。

  预付卡消费增多 商家“跑路”找谁说理

  王绪坤说,近年来,预付卡消费投诉频繁发生,涉及被投诉的商家中老店、新店都不少。2016年5月,哈尔滨市金钱豹自助餐关门,不少消费者办理的储值卡十个月都没退成。浩泰健身、上岛咖啡等涉及多行业的预付卡消费投诉案件,都因商家“跑路”使得消费者维权变得无法实现。

  “目前,涉及预付卡的投诉主要集中在美容美发、餐饮、健身、摄影、洗车等服务行业,这些行业门槛较低,常常是有个店面、雇个工人就能开门营业,一旦遇到经营不善,老板转身便可跑路。”王绪坤提醒消费者,需要购买预付卡,不要被商家的折扣宣传所诱惑;在办卡前要考察经营者的信誉和经营状况,注意查看商家实际悬挂的招牌名称与营业执照上登记名称是否一致;事先详细了解卡的使用范围、有效期限、服务项目、优惠幅度、退款条件等细节,与经营者签订买卖合同;办卡时索要发票,注意保留相关单据凭证,一旦发生争议,应及时向12315投诉,涉嫌经济诈骗则可报警。

  汽车类消费咨询投诉举报数量增长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家用汽车越来越多的走进寻常百姓家。家用汽车等商品及售后服务类消费近几年来呈增长趋势,主要表现为新车存在性能故障,多数涉及转向机、中控系统、轮胎、大灯、车翼等方面;商家销售中存在强制交易行为,如购车绑定车辆保险、强制收取金融服务费等;新车销售中存在不规范行为,如不给消费者提供汽车合格证等违规行为;存在虚假宣传行为,如宣传现金购车可以减免费用或分期付款可减免相关手续费用等,而实际购车后并无此项优惠政策。

  随着消费频次的不断增加,消费者权利意识不断增强。“工作中,我注意到一些消费者自我学习能力提升,很多消费者来投诉时就已经对相关的法律法规、格式条款进行了研究,能够提出合理诉求,这也是近几年消费市场环境不断优化的表现。”王绪坤表示。

责任编辑:刘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