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3月16日讯(记者 杨金光) 今天,记者从2017年哈尔滨市民政工作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上获悉,今年哈尔滨市将降低养老机构准入门槛,探索连锁服务模式,实行养老机构等级评定管理,建立养老服务指标评价体系。全市新增养老床位3000张,培育2—3家规模化、连锁化的养老机构。
据介绍,哈尔滨市将完善社区助老家庭的注册、监管、指导,改变助老家庭管理模式,打造“嵌入式”养老服务设施,规范养老服务市场发展;将培育养老产业项目,开发“候鸟式”异地养老、短期旅游养老等旅居养老产业项目;整合社会资源,挖掘与养老相关的健康养生、绿色食品、辅助用品等产业;大力推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建设,完善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居家养老服务站建设。开通运营12349助老公益服务热线,试行老年人“一卡通”购买养老服务方式,实现养老服务线下、线上相融合,吸纳养老服务企业200家以上,服务老人5000人以上。
另外,今年根据哈尔滨市上年度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情况,将适时提高低保标准,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深入开展民政行业脱贫攻坚工作,加大农村贫困家庭基本生活保障、医疗救助和临时救助力度,推进农村低保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哈尔滨市将全面推开“救急难”工作,推进“一门受理、协同办理”机制建设,规范临时救助制度在基层的有效落实。继续推进农村低收入家庭全面纳入救助范围,按照《低收入家庭认定管理办法》,将符合条件的低收入家庭全面纳入救助范围,助力脱贫兜底保障。
哈尔滨市还将推进农村示范社区建设。结合新农村建设,继续在全市打造36个特色鲜明、作用突出的农村示范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