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地方新闻  >  哈尔滨
搜 索
每年万余次志愿服务活动打造文明新名片 三千支巾帼志愿服务队绽放爱心之花
2017-03-17 09:57:06 来源:黑龙江日报  作者:马智博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黑龙江日报3月17日讯 在冰城,有这样一个特殊群体。她们身份不同,职业不同,家境不同,背景不同,但是爱把她们凝聚在奉献的旗帜下。她们传递爱心,传播文明,树立了新风正气,她们就是哈市巾帼志愿者协会的志愿者们。2012年成立的哈市巾帼志愿者协会积极动员组织妇女参加巾帼志愿服务活动,如今该协会注册志愿者已由成立时的2万人发展到20余万人,以7+X的模式组建巾帼维权、家政、帮困等巾帼志愿服务队三千余支,并通过整章建制、强化管理、加强培训,推进巾帼志愿服务制度化、常态化。身着粉马甲、年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万余次的巾帼志愿者们如今已成为冰城街头一道亮丽的文明风景线。

  打造品牌情暖人心

  “有人说我是不幸的,小小年纪就用柔弱的肩膀支撑起风雨飘摇的家,但我要说我是幸运的,有巾帼志愿者妈妈们每天一杯奶的滋润,我的生活一定会倍加幸福……”日前,在哈尔滨市阿城区举行的“爱心妈妈捐助孤困(留守流动)儿童每天一杯奶项目”活动现场,哈市阿城区东方红学校五年级孤困学生代晓冉的发言,让在场的爱心人士无不动容。作为学生代表,代晓冉的发言也代表了许多受捐助学生的心声。当天,作为该项目发起方之一的哈市巾帼志愿者协会的成员们更是慷慨解囊,仅该协会副会长仲兆敏就捐款10万元。

  “为了将对孤困儿童的帮扶行动真正落到实处,2013年,哈市妇联、市巾帼志愿者协会倡议发起了该项目,截至目前,项目已募集善款182万元,惠及孤困(留守流动)儿童2349人次。”哈市妇联宣传部部长梁险峰告诉记者,经过巾帼志愿者协会等组织四年来的打造,该项目更是在2016年获评第三届中国公益慈善“实施类”百强项目和全国优秀巾帼志愿服务项目。

  据了解,协会着眼于扶贫助困,组织巾帼志愿者参与各种社会公益活动。同时,突出重点,培育“爱心妈妈”、“贴心女儿”等志愿服务项目,不仅惠及了儿童、老人等特定人群,其品牌效应也不断显现。此外,协会还强化志愿服务队品牌的建设,以个人名字命名了杨惠、焦镘谛、王春艳、张海英4支特色巾帼志愿服务队,2016年焦镘谛巾帼志愿服务队更是荣获“全国优秀巾帼志愿服务队”称号。

  完善制度常态服务

  “哈市巾帼志愿服务工作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2012年哈市妇联注册哈尔滨市巾帼志愿者协会,是我省第一个在民政局注册的巾帼志愿者协会。”谈及巾帼志愿者协会的建立和管理,梁险峰告诉记者,多年来,协会依据章程开展志愿培训、活动、指导、监督和管理。同时,以社区(村)妇联主席(妇代会主任)+社区协管员+辖区爱心人士模式建立和拓展巾帼志愿服务队,实现了覆盖城乡的市、区县(市)、街(乡、镇)、社区(村)四级巾帼志愿服务组织网络。

  “近年来,协会还建立起了网格化管理模式。以7+X的模式组建各级巾帼维权、家政、帮困、环保、助老、科普、助学志愿服务队等各类巾帼志愿服务队3000余支。”梁险峰说,为了确保志愿服务的常态化开展,该协会还制定巾帼志愿服务各项管理制度,建立工作台账,利用省文明网志愿服务管理平台定期发布开展活动告示,实现网上管理与信息交流。随着活动内容的不断丰富、活动开展的日趋常态化,巾帼志愿者注册人数也不断刷新。

  强化建设提升品质

  “2017年,我们将根据社会志愿服务活动发展需要做好品牌调研,同时,不断创新工作品牌,让越来越多的巾帼志愿服务项目叫响。”谈及下一步工作,梁险峰表示,2017年,哈市经过志愿者协会将与相关单位联合开展“贴心女儿关爱空巢老人”项目调研,推进哈市空巢老人公益项目社会化的进程。同时,在会员中开展“我为协会献一计、协会助我公益梦”活动,广泛征集金点子纳良言,为实现公益项目落地建言献策。同时加强与相关协会的沟通,探讨公益项目合作。

  据了解,在叫响“爱心妈妈”、“贴心女儿”两大品牌的同时,哈市巾帼志愿者协会还将打造“知心姐妹助力巾帼成长”新品牌,让更多人群感受到女性志愿者的服务与关爱。

责任编辑:李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