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3月20日讯 佳木斯市民政部门在精准扶贫攻坚中,以“双线合一”为依据,以“数据互享”为衔接,以“应保尽保”为目标,全力推进低保与扶贫“无缝衔接”,确保了社会保障脱贫任务的如期落实。
佳木斯市科学确定农村低保标准,按照“不低于上年度人均收入30%”的要求,及时做好农村低保标准调整工作。并与扶贫办搞好衔接,实现扶贫标准线与低保标准线“双线合一”。
推进信息共享,确保低保与扶贫有效衔接。建立低保数据与扶贫数据对接平台,对纳入扶贫档案数据库的贫困家庭同步进行收入与财产信息核对,并定期进行排查摸底,确保符合救助条件的贫困家庭,特别是主要成员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家庭,全部纳入农村低保范围,实现“应保尽保”。建立交互式沟通协调机制,将符合条件的农村低保对象、特困救助供养对象统筹纳入产业扶贫、易地搬迁、生态保护、教育扶持、资产收益以及社会扶贫等政策覆盖范围。积极推进数据共享互动。对通过扶贫实现脱贫目标的贫困家庭,采取保留三至六个月低保救助的“扶送”措施;对再次返贫对象,及时复核救助,确保“应保尽保,应退即退”。
进一步加强收入信息核对,推进精准救助。市低保局下发了《关于开展城乡低保自查工作的通知》和《关于加强农村贫困家庭收入核查确保托底精准救助工作方案》,各县(市)区全面开展了低保复查工作。通过规范申请审批工作程序、家庭收入及财产状况核对,对补差额不合理的,及时精准调整,做到“据实差额救助”;不再符合救助条件的,及时清退。
对特殊困难群体,提高救助额度。对生活困难、靠家庭供养且无法单独立户的成年无业重度残疾人,经个人申请,可按照单人户纳入低保范围;对农村低保家庭的重度残疾人、重病患者、老年人和未成年人等特殊困难对象,增发救助标准的20-50%,以保障其基本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