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地方新闻  >  绥化
搜 索
庆安实施“地基肥产品绿”工程 加大有机肥投入 推广秸秆还田实施农田轮休
2017-03-20 10:50:38 来源:东北网-绥化日报  作者:段金林 庄义彬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3月20日讯 绥化市庆安县把培肥寒地黑土地力,作为备春耕提高粮食品质的突出任务,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实施“地基肥产品绿”工程,全面提升耕地质量保护,筑牢黑土地的根基,确保耕地资源的科技贡献率。

  庆安地处松嫩平原,黑土腐蚀土层厚,冠有土中之王的美誉。有的百姓认为,咱这里的耕地掐一把都冒油,不上粪也打粮,所以过量使用化肥,而不投入有机肥,掠夺式使用土地,结果地越种越薄,越种越没劲。因此县委县政府从今年备春耕生产一开始,多次召开会议强调把培肥地力作为保障粮食生产优良高效的根基,采取综合治理措施,抓好“地基肥产品绿”工程。

  严格按照测土配方施肥。庆安早在备春耕开始前,对每块地块都进行了测土配方,达到了100%。但有的农户为了追求高产,却不按测土配方施肥,随意加大化肥使用量。这次乡村干部上门入户包地块,严格指导监督农户按配方施肥,把化肥使用降到最低额度。同时农业部门还监制复合积碳有机肥,供给农户使用。这种肥料富含寒地黑土所需的有机质肥和微量元素,能使作物保护良好的生态系统。凡是不按配方施肥的,定点加工企业拒收,也不发放产品订单,坚持从源头上控制过量使用化肥。

  加大有机肥投入。庆安全县已涌现千头以上的养猪大户52个,500头以上的养牛基地26个,万只养禽大户246个,提供了大量的优质农家肥源。为此他们从2015年开始,建立起一批农家肥经纪人,通过他们创办农肥公司,加工和营销农家肥,实施集中连片施肥。为确保农肥进田,这次下乡通过控制价格、划片使用等办法解决好使用不当等问题,消除农肥进田下地障碍。

  积极推广秸秆还田新技术。这个县旱田区占有150万亩,主要作物是大豆和玉米,往年收获后秸秆都就地焚烧,既形成污染,又造成资源浪费。这次他们全力推广秸秆腐熟还田、粉碎还田、覆盖还田、堆沤还田、深翻还田等新技术,力促秸秆还田。为推动配套新技术实行,他们还动员种田大户购买120多台粉碎机,做到秸秆能及时就地粉碎。

  尝试实施农田轮休机制。为使耕地保持足够的肥力,庆安县今年还尝试开展农田轮休,拿出8万亩土地种植牧草,既调整了种植结构,又提高了土地生态再生能力。

  设立财政补贴专项资金。为使有机物料投入成为农民的自觉生产行为,庆安县还设立财政补贴专项资金,通过有效的资金撬动,鼓励农民把用地和养地相结合。县政府规定,凡是使用农家肥,种植有机水稻达20万亩的,政府给予1200万元的贴息贷款;种植有机作物达1万亩的,每亩补贴5元钱;种植中药材1万亩的,给予1000万元贴息贷款。

  鼓励治理沟河坡地。庆安地处半山,河流多、岗地多、坡地多,水土流失非常严重。为鼓励农民结合备春耕生产,做好土地治理工作,他们一方面引导农民将耕地流转到合作社,依靠集体力量,开展好土地治理;另一方面对种植农户建起利润补偿机制,对投入农田基本建设、购买喷灌机、植保机的,提高财政补贴资金标准。对于改进基础设施建设的,还给予特殊优惠,规定建设暖棚、大棚的,每亩地给予1万元的贴息贷款。

  大兴植树造林。植树造林是治理水土流失,培肥地力的根本措施。为此,庆安县紧紧围绕造地插柳这一中心,今年再完成插柳2万亩任务。同时实施全方位植树造林,既造山地林,也造平原林;既造路边林,也造田埂林;既造美化林,也造生态林,凡是有空隙的地方都植树造林,总植树面积达到4万亩,已形成纵横交错的土地保护网。

责任编辑:李玥

【专题】抢前抓早备春耕 调优结构保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