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法治聚焦
搜 索
黑龙江首次试点运行便携式科技法庭 庭审过程同步上网直播
2017-03-21 21:22:27 来源:东北网  作者:雷蕾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3月21日讯(记者 雷蕾) 3月21日,黑龙江省克东县法院在黑龙江省首次试点运行便携式科技法庭,庭审的过程更是同步进行了上网直播。

  3月21日8时30分,于丽、韦爱琳准时与黑龙江省克东县法院宝泉人民法庭庭长国庆富会合,三人要共同前往河临村开庭审理一起健康权纠纷案。

  作为人民陪审员,宝泉镇农业中心主任于丽和民政助理韦爱琳已经多次下村屯参与巡回审判了,但细心的她们发现,今天巡回审判车上除了以往的国徽、电脑、打印机这“老三样”外,又多了一个神秘的“黑匣子”。

巡回法庭用上“黑匣子”。

  车刚开进村委会院里,于丽透过车窗就看见原告老李和被告老闫正怒目相对。在河临村挂职书记的于丽十分清楚两人的恩怨,同村的老李和老闫在饭桌上酒后失言动了手,老李被打伤住院花了两万多,老闫也被治安拘留了十天。两个人都觉得对方让自己在村里丢了面子,从此乡亲变仇人,见面就眼红。

  下车时于丽提醒国庆富庭长要注意庭审时原被告的情绪,没想到国庆富却指着被书记员搬下车的“黑匣子”说:“如果都是要面子的人,有‘它’在就不用担心。”

  “什么东西这么神?还能维持法庭秩序?”于丽带着疑问和大家一起走进了村委会会议室,看着书记员打开“黑匣子”开始布置巡回法庭,于丽看到这些像摄像头的东西更纳闷了,怎么一根线都没有?

  敲响法槌后,国庆富开了腔:“今天的庭审,是克东县人民法院在全省首次试点运行便携式科技法庭,现在的庭审画面将通过无线网络传输到县法院,大家的一言一行都在县法院楼外的大电子屏上同步直播。”

  听到这里于丽才恍然大悟:“原来只见过在县法院的科技法庭里直播,现在连下村屯巡回庭审都可以直播了,法院的技术太先进了!”

  再看原打算一言不合就要“撸袖子”的老李和老闫,一听说自己正在县城里“直播”,赶紧整了整衣领、挺直了腰板。这一个个摄像头就是克东县老百姓的一双双眼睛啊,在这么多人的面前,可不能给咱河临村丢人!

  随后,审判经验丰富的法官和熟悉民情的人民陪审员互相配合,河临村委会里的庭审非常顺利,最终在合议庭的主持下,老李和老闫达成了调解协议。

  “国法官,咱们回去得快点出调解书啊,我怕送达前他们再‘变卦’。”作为一名老“陪审”,于丽知道普通程序的调解协议在送达调解书前是可以反悔的。没想到国庆富又指着那个“黑匣子”说:“不用回去,现在就出调解书。”

  在旁边听着的韦爱琳还以为自己听错了:“调解书需要回县法院里盖公章的,没有公章的调解书怎么送达啊?”她带着疑惑走到书记员身边。只见书记员进入了一个系统,操作了一阵之后,打印机“吐出”了一张张印有红色公章的调解书。

  “这是我们法院便携式科技法庭的另一个功能——远程电子签章系统。如今,员额法官独立签发法律文书,不需要再报庭长、院长签发。刚才开完庭我就输入了自己的密码进行了电子签发,系统记录之后便授权我在这里打印有法院公章的调解书。”国庆富法官解开了两名陪审员的疑惑。

  “现在可以当庭送达调解书了,真是太方便了!”于丽、韦爱琳深知这个便携式科技法庭将给偏远乡村的当事人带来多么大的便利。当庭收到调解书后,老闫立即从家拿来了2.35万钱交给了老李,两个“老哥们儿”又和好如初。

  在克东法院会议室,远程观看了庭审全过程的克东县人民法院院长李洪斌十分兴奋的说:“今天在克东法院首次使用便携式科技法庭把庭审开到了村屯,把‘智慧法院’送到了当事人家门口。实现了诉讼服务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提高了司法效率,深化了司法公开,让每一起案件都展现在公众面前,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了公平正义!”

责任编辑:张广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