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3月29日讯(记者 周秘)记者从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获悉,清明节将至,为进一步弘扬传统美德,推进移风易俗,倡导文明祭祀,在全社会形成文明、绿色、节俭、和谐的良好风尚,省文明办29日向广大城乡群众发出倡议,推动移风易俗,弘扬祭祀新风。
倡议书中提出,倡导文明祭祀,涵育社会新风。提倡网络祭奠、公祭悼念、家庭追思等方式祭祀,也可以采取献一束花、植一颗树、读一篇祭文、清扫一次墓碑等方式寄托哀思,将祭拜逝者的传统习俗以更加文明的方式表达。提倡广大青年学生积极参与祭扫烈士陵园等活动,重温革命先辈的生平事迹,增进爱党、爱国、爱家乡的情感。
倡导环保祭祀,美化城乡环境。树立生态文明意识,倡导绿色低碳环保,不在道路、广场、公园、绿地、居民小区等公共场所烧纸钱、撒冥币。在祭祀过程中,不乱扔杂物,不破坏生态,共同维护优美整洁的城乡环境。
倡导节俭祭祀,弘扬传统美德。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光荣传统,树立厚养薄葬的新观念,坚决反对丧葬祭祀奢靡之风。提倡在先辈墓前进行严肃而简洁的祭扫仪式,不大操大办、不铺张浪费、不相互攀比,用节俭方式表达缅怀之情。
倡导安全祭祀,维护公共安全。严格遵守有关防火规定,杜绝各类安全隐患。自觉遵守公共秩序,在祭祀出行时做到主动礼让、文明礼貌。合理安排祭祀时间,避开高峰日,错开时段,保证祭扫活动安全、顺畅、有序。
倡议广大城乡群众积极行动起来,从现在做起,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从每个家庭做起,争做传统文化的传承者、中华美德的践行者,以文明祭祀、移风易俗的实际行动,共建共享文明和谐的美好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