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日报4月27日讯 上午9时,在哈尔滨师范大学北校区院内的“雷锋号”修鞋亭里,孟广彬坐在小板凳上,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被称为“雷锋鞋匠”的孟广彬,是我省第一位农民工党员。在这间有些陈旧的修鞋屋里,放在角落里的7本厚达半尺的修鞋留言簿上,记载了他20多年来为人免费修鞋和帮助过的人的真情感言,他视这些为最珍贵的财富,一针一线一份爱心,连缀着他崇高的志愿精神。
27年前,一名新入学的农村学生带着旧鞋来到孟广彬的修鞋摊前,残破的鞋子和学生付钱时的窘迫,刺痛了孟广彬的心。他决心用双手为贫困大学生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困难。第二天,鞋摊旁的小黑板上写着“鞋子穿坏请别愁,广彬为您解忧愁。生活之中互帮助,雷锋精神记心头”。他还制作了2000多张优惠卡发到大学生手中。从此,凡是贫困大学生、老人和残疾人来修鞋,他分文不取。
走雷锋的路,做雷锋的事,孟广彬心中有一团火,这团火始终点燃着他心中“要像雷锋那样乐于助人”的信念。
哈尔滨师范大学筹措“特困大学生基金”,当时孟广彬远在山东的大哥因患食道癌正急需医疗费,但他还是拿出200元钱捐到学校学生会。学生们都劝他表示一下心意就行了,但他却说:“我就是因为贫穷才上不起学的,为了不让那些贫困学生重走我的老路,请让我也尽一份力吧!”
入党后的孟广彬,把“始终为群众服务”牢记心头。修鞋的20多年里,他将奉献延伸进社区、传递给群众。为社区行动不便的老人上门修鞋,逢年过节给老功臣打扫房间,假期替在外打工的农民工照看孩子……百姓只要找到他,他从来都毫不犹豫伸手相助。他听说部队官兵的鞋因训练经常破损又无人会修,主动担起了为部队官兵修鞋的任务。为更好地服务部队官兵,他又自掏1000多元,买了两台钉鞋机送到部队。此外,他还义务担任警风警纪监督员、大中小学课外辅导员、爱国主义教育宣讲员。他经常结合“雷锋精神”给大家讲党课,即便是从清华园来的博士社会实践服务团,也愿意请他这位农民工大哥为大家讲一讲。
孟广彬的无私奉献,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也得到了一系列荣誉,但他并没有迷失自己。“我做的事情都很小,也是一名党员应该做的事儿。”孟广彬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