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北网6月27日讯 “世界上有两样东西能够深深地震撼人们的心灵:一个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一个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准则。”康德说。道德模范具有着灯塔的指示作用,领航人生、温暖心灵。他们的人生轨迹,折射着时代的温度和思想的维度。
第六届全省道德模范评选活动落下帷幕,我市高庆国、史庆明、姜永莲获全省道德模范光荣称号,张传梦获全省道德模范提名奖。
孝老爱亲、相敬如宾、敬业奉献、忠厚传家,道德模范们用自己的行动,告诉我们道德的力量,我们应把道德模范的榜样力量转化为实干的动力,把正能量汇聚起来,传递出去。
在东北广袤的三江平原上,桦南、富锦、同江三个地方,形成了一条直线,一路向北。这条线,是原同江市副市长高庆国人生的路线。在这条线上,他用生命走出了让人仰慕的高度。
他忠诚党的事业,无论是在基层一线,还是身处领导岗位,他恪尽职守,任劳任怨,勇于担当,甘于奉献。
“依靠政府,依靠群众,拼一拼,有天大的艰难,也一定能杀出条路来。”2007年,高庆国担任富锦市主管城建的副市长。从这天起,他的足迹走遍了富锦市的200多条街巷。高庆国接过前任的接力棒,在市委的领导下,打响了改造富锦的战役。
高庆国深深地了解,理想和规划并不等于现实,要使拆迁工作顺利,必须进行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那段时间,高庆国将办公室设在了指挥部,整天满脸尘灰,嗓音沙哑。
夜幕低垂,千家万户都享受着家庭的温馨。高庆国一个人躺在政府提供的周转房内翻来覆去睡不着,他推开房门,拿起一个塑料袋走到楼下。他一边捡拾着绿化带里的垃圾,一边苦苦地思索。居民楼里的人对这种情况已经见怪不怪了,人们在内心里对这个热心公益的男子挑大指,但却没有一个人知道,他竟然是这个城市的副市长。
2013年8月,一场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袭击同江。江水肆虐,冲刷着大堤。迎水坡出现管涌,如果不及时堵住,时间长了,就会出现溃堤的凶险。时任同江市副市长的高庆国脱下衣服,第一个跳入了冰冷的江水中,干部们一个接一个地跳下去,用彩条布保护堤坝。几十分钟后,高庆国从水中上岸时,冷得瑟瑟发抖,脸、手和脚都被冻得失去了知觉。
在大堤上连续奋战20多天,终于可以回家休息一下了。半夜时分,高庆国拖着疲惫的身子步履蹒跚地回到家。路过小区超市的时候,买了根火腿肠一个面包。迈进家门,一个跟头栽到床上,东西没吃,就沉沉地睡去……
由于长期超负荷的工作,2013年末,高庆国在一次体检中被确诊为肝癌晚期,人们无法相信,不知疲倦的高庆国已将生命透支到了这种地步!
知道留给自己的时间不多了,高庆国更加珍惜每一天每一秒为党工作的时间,拖着重病之躯辗转于同江、北京两地之间。
2016年1月22日,同江市召开“两会”,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病情已经很重的高庆国的身影出现了。本来,他的坐位在主席台第二排中间,他让工作人员将椅子移到了最后一排的边上,这时,他经常性地腹泻,这样方便出去。趁着上厕所的工夫,他要在外边找个椅子斜躺一会儿,才能再回去坚持。“‘两会’是规划同江未来发展的大事,我是市委常委,我应该去,我也想给我的政治生涯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高庆国知道,这是他最后一次回同江的机会,他要在生命的最后,向同江市委、向同江人民,做一个交待……
去世前的十几天,高庆国开始呕血,病情进一步恶化了。病危的消息传到同江后,不少同志到佳木斯肿瘤医院看望他。他总是不谈自己的病,他牵挂的是八岔乡赫哲新村建设,牵挂的是少数民族脱贫奔小康,牵挂的是同江铁路大桥的建设。
2016年5月30日,高庆国不幸逝世。这一年,他49岁,他工作过的地方有1000多人自发赶来送他最后一程。
虽然他走了,他为民办事的身影深深地印在人们的心里,树起了一座令人仰慕的丰碑。
虽然他走了,他的崇高形象在三江大地上的人民心中,依然像松花江水一样,那么浩荡,奔涌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