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6月29日讯(记者 杨帆) 近日,省委宣传部、省司法厅表彰了“龙江最美人物”(司法所长),大庆市肇源县新站司法所所长张义东获奖。张义东和仅有6人的小小司法所,成为维护一方和谐稳定的重要力量,在群众中享有很高口碑。
张义东所在辖区总人口6.1万人,辖11个行政村、25个自然屯、3个副科级社区,中省市县直常驻单位86家。从2013年任所长开始,张义东就带领这个所成为全县基层所的标杆,去年还晋升为省级示范司法所。

张义东在工作中。
因势利导,负责到底,不管多难的事儿,张义东都得想招儿解决好。几个月前,一起长达9年的肇源县头号信访案,在张义东历时一年的成功引导下尘埃落定。2007年,一位赵姓村民因另一村民拦坝,把他的3亩树地淹了,还淹死了4只大母羊。赵某坚持认为是村里发包资源不当造成的,就向村上要赔偿。
张义东偶然间听到此事,亲自上门找到了赵某,引导他走法律渠道。在以后的几个月里,张义东磨破嘴跑断腿,苦口婆心、循循善诱、因势利导、摆法讲情,最终说服了赵某。并帮助赵某到法院立案,走法律援助找律师免费代理。但因为赵某承担不起7万元鉴定费,导致修坝和淹地因果关系不清败诉。赵某一气之下进京上访。张义东一面稳定赵某的情绪,一面四处奔走,替他申请鉴定援助。赵某终于被感化了,把他当成了主心骨:“我这个事儿,就交给你了,咋整都你说了算。”赵某因常年上访,日子愈发窘迫,他看在眼里,急在心头,八方求助。最后通过司法救助,帮助“因访致贫”的赵某,申请到2万元救助金。这起让县、镇两级党委挠头的信访案终于化解,开创了通过当地司法局、走司法救助解决信访问题的先河。
辖区百姓遇到“不平事”、“忧心事”,都愿意找张义东来说道说道,张义东每次也都乐于帮忙。2015年,退休员工老韩把平房租给了一个单身汉,那人没住多久,看到房盖塌了就跑了。着急上火的老韩找到张义东,张义东答应帮忙找人,半年后还真找到了那名租客。他反复调解,最终敲定3000元房租,那人借了一大圈,才凑够2000元。看到老韩满脸怒气,单身汉一脸无奈,张义东当即拿出1000元给补齐了。同事埋怨他,你以前就为调解搭过钱,咋还这样呢?就你那点儿工资,你搭得起吗?张义东却说,钱是小事,搭就搭了,能换来老百姓的乐呵,那才是大事。
张义东把辖区300多名矫正、刑满释放人员和易肇事肇祸精神病人的事,都当大事来办。我省首例由市、县司法局牵头,跨省监外执行的何某在哺乳期满后被收监,张义东全程参与,亲历了何某家庭的惨状:一个嗷嗷待哺的孩子由她疾病缠身的母亲抚养,生活难以为继。他多次和市、县司法局及相关部门联系,协调了6000元救助金,为老人申请到了低保。何某知道这些情况后,流着感激的泪水发誓说:“我一定好好改造,绝不能对不起张所长。”
2016年5月,张义东反复说服上访户王某,不仅成功让他息访罢诉,还在他所在的村组建了肇源县首家司法行政工作室,利用好在信访时学到的法律法规,王某当起了调解员,;同时张义东还放大市级金牌调解员熊文祥的作用,在他家建起了“司法大院”,让村民们足不出村,就能享受法律服务。现已办理法律援助18起,为群众解答业务咨询600多人次,办理公证70多件。这一做法被全县推广。张义东还积极服务全镇中心工作,构建覆盖镇村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六五”普法期间,组织法治讲座30多次,发放宣传图书2800册,宣传单3.8万份,受教育群众6万人次。主动介入11个村的重大涉法案件,成功稳控何新、被服社等个体访和集体访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