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真情时刻
搜 索
龙江大爱永驻雪域高原 黑龙江省第六批援藏工作队援建日喀则综述
2017-09-03 09:58:11 来源:黑龙江日报  作者:韩文友 隋洪波 彭溢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极光新闻

  去年,当李娟报名与丈夫一同援藏时,朋友们劝她,不要牺牲对孩子从小的陪伴。李娟却说:“我相信这也是一种锻炼,等女儿长大了,知道父母所做的一切,一定会为我们感到骄傲和自豪的。”就这样,她毅然与爱人一起踏上了雪域高原。今年,他们被评为全国“最美家庭”。

  不只是李娟,在“汉藏亲、感党恩”系列献爱心、送温暖活动中,我省第六批援藏工作队全员参加了“阳光陪伴成长”系列公益行动,全方位帮扶日喀则市福利一院、二院791名藏族孤儿,相继投资80多万元在日喀则建立了阳光学堂、阳光夜校、阳光超市、阳光球馆,开展了结对认亲、爱心倍伴、义务辅导等一系列活动,使孩子们感受到亲人般的关爱和家一样的温暖,并探索了一条“靶向培养、学有所长、确保就业、服务社会”的新模式。

  今年4月,《黑龙江日报》微信公众号刊发了“阳光陪伴成长”援藏公益捐赠活动“倡议书”。截至目前,我省爱心人士邮寄学习生活用品达2万余件,价值100多万元,体现了龙江儿女与藏族同胞的手足情深。

  龙江大爱,珠峰见证。在今年“全国爱眼日”之际,我省第六批援藏工作队首次开展了自愿捐献眼角膜登记仪式,41名队员和家属自愿为西藏眼疾群众捐献眼角膜,其中有9名队员和家属自愿捐献全部器官。“一次性集体捐献如此多的数量,创下了西藏捐献史上的记录。”西藏自治区红十字会副会长廖贻东说。工作队被自治区红十字会授予“器官(眼角膜)志愿登记荣誉集体”称号。

  教育援藏培养带不走的教师队伍

  去年8月,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和第六次全国民族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我省首次派出40名教师开展“组团式”教育援藏工作。

  在海拔3800米的雪域高原,很多龙江援藏教师会出现头痛恶心、胸闷气短、失眠等不适症状。为了提高西藏的教育水平,为了孩子们的未来,他们都默默地在此坚守。

  “由于高海拔缺氧,每上一节课都会头昏眼花,”援藏队员、日喀则市桑珠孜区第二中学教师柳大庆向记者讲述了他刚进藏时的不适,这必然导致教学成绩不理想,于是他整夜不眠想办法,利用课余时间义务给学生辅导,为学生建立性格气质类型档案,与家长建立微信群加强沟通。如今,他带的班级成绩上来了,而他头顶的白发也日渐增多。

  援藏教师们不仅真情陪伴藏族孩子的青春成长,还担负着帮助当地学校整体提升教育内涵式发展水平的重任。教师们不仅满课时量或超课时量教学,还将自己的课件毫无保留地与藏族教师分享,做示范课送教下乡。

  据援藏队员、日喀则市教体局副局长林立民介绍,我省援藏教师来自省内6个地市,他们承担了日喀则市桑珠孜区二中11个学科三个学年的教学任务,确保了学校数理化学科课程计划100%完成。

  今年,我省援藏教师探索实践先进的办学理念,深入推行打造特色品牌、提升学生素质教育等“10个好”的援教工作模式,全面提升教学质量;同时,加大对藏族教师的传帮带力度,建立“一对一”帮扶机制,力争打造一支带不走的援藏教师队伍。

  建立长效机制打造龙江援藏品牌

  “援藏为什么?在藏干什么?离藏留什么?”这是我省第六批援藏工作队临时党委开展“两学一做”教育实践活动的主题之一,也是每一位援藏队员深深思索的一个重大课题。他们秉承“忠诚团结、艰苦奉献、干净有为”的十二字援藏理念,着眼于建立健全对口支援长效机制,落实《黑龙江省“十三五”对口支援西藏日喀则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谋划的五大类66个项目,统筹发挥我省经济援藏、科技援藏、医疗援藏、就业援藏,尤其是教育援藏、干部人才援藏优势,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口支援工作格局。今年共安排援藏资金7100万元,启动实施教育医疗、改善民生、产业建设等6类36个项目。

  “雪域高原光明行”活动是龙江援藏品牌之一。去年9月至今,经我省第六批援藏工作队协调,累计进藏医疗队四批次65人,捐助价值186万元药品、医疗器械,诊治患者2200人次,并从在藏眼病筛查到带回龙江进行白内障手术,从捐款捐物到医疗设备援助,来藏专家逐年增加,公益项目不断拓展。治愈归来的藏族老人白久,给我省援藏工作队送来了他用藏文写下的感谢信,无声的语言和久久握住的双手让人温暖和感动。

  莽莽高原,殷殷热血,我省第六批援藏工作队努力将东北抗联精神、北大荒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融入到“两路”精神和珠峰精神之中,吃苦耐劳、履职尽责,用责任与担当、仁爱与奉献赢得了受援单位和日喀则市委市政府的认可和好评。

  西藏自治区副主席、日喀则市委书记张延清赞扬说:“黑龙江省第六批援藏干部人才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带着黑龙江省委省政府的殷殷重托,带着全省人民的深情厚意,舍小家、顾大家,以顽强的意志和乐观向上的精神,克服工作、生活、家庭中的种种困难,扎根高原、奉献雪域,主动作为、勇挑重担,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创造性地开展各项工作,为建设和谐文明幸福美丽日喀则作出了积极贡献。”

  目前,工作队大部分队员已经成为受援部门骨干,有11名队员年末考核被评为优秀,有9名队员获得荣誉称号,干部人才受奖面达40%。我省援藏工作队还荣获了日喀则市“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

  浩浩黑水,汤汤雅江,龙江大爱在雪域之巅传唱。汉藏相扶,手足相亲,黑龙江与日喀则永远在一起。

首页  上一页  [1]  [2] 

责任编辑:彭佳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