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
我叫王林,今年41岁,是一位从垄沟里走出的农民创业者。今天,我做为农民工创业代表站在这高高的讲台上,心情万分激动——创业20年,辛苦千千万,是龙江的白山黑水养育了我,是热情的冰城人民接纳了我,是龙江工会组织提升了我,农村人能干不会说,就请接受一个农民子弟兵的真诚敬礼吧!(敬军礼——掌声毕)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我的第一故乡是安徽省灵璧县——西楚霸王项羽的故乡。打小听着项羽的故事长大,所以,从懂事起,我就想学英雄、当英雄,闯出一条自己的人生之路,成就男人梦想。

我的父母是地道的农民,靠种地养活我们兄妹五人,家里地少人多,回首童年,最深刻的记忆就是贫困。1995年,我迎来了命运的转折点。19岁的我应征入伍,来到了哈尔滨市苏宁团,成为一名光荣的解放军战士。从农村的吃不饱到部队的管饱吃,使我很快爱上了炊事员的差事。每天在英雄苏宁的塑像前走过,我立志要做苏宁那样的人,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我用尽心思,烹调出最可口的饭菜给战友们强身健体,厨艺突飞猛进,受到战友和领导的称赞。俗话说,艺不压身,更让我惊喜的是,三年的厨艺锻炼,为我日后干事创业积累了看家本领!三年摸爬滚打的军旅生涯匆匆而过,我的血脉中又融入了现代军人不怕困难、勇往直前、敢闯敢做的作风还有一个男人的担当与坚强。
1998年,服役期满,我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哈尔滨返乡务农。但是,身在老家,却时时想起洋气、现代的哈尔滨,我喜欢黑土地的大气、肥沃;我喜欢黑龙江的四季分明;我喜欢哈尔滨的热情豪爽;我已经从骨子里认定:哈尔滨将是我实现创业梦想的宝地!
1999年4月,我说服家人,从安徽老家返回第二故乡哈尔滨,决心在这里扎根、创业。经战友推荐,我成为一名银行押款员。按理说,这活儿管吃管住、朝九晚五,既不劳累也很体面。可每当夜深人静我就暗暗着急:干押款员的工资收入仅够自己温饱,啥时能让父母亲过上好日子啊?自己创业、闯荡一下的念头在我心中越来越强烈。当一年押款员后,我毅然辞职,走进校门。首先是加强学习,提高自己的知识层次,拓宽视野,我在哈工大创业园报名参加电脑培训班,如饥似渴地学习新知识,一边学习,一边规划人生定位,寻找合适的创业项目。
男怕入错行,创业的选择非常关键。我自认在部队学到的厨艺还不赖。所以,我将创业的方向定位为餐饮。有了目标,我就拿出军人的速度,雷厉风行地向目标进发。道里、香坊、道外……哈市的几个区,我一个区一个区地走,一条街一条街地转,哪家小店火,哪家客人多我就往哪儿钻,刮风下雨都没有阻挡我徒步踏查市场的脚步,偷师学艺、不耻下问。就这样,经过三个多月的策划筹备,我拿着东拼西凑的3万多块钱,终于在南岗区宣化街上支起了70平方米的烧烤、涮肚特色店面!
创业的道路是艰辛的。有了自己心爱的小店,我告诉自个儿,必须用心、用情去经营它。每天天不亮就去菜市场采购新鲜的菜品,精挑细选、寻价砍价,力争花最少的钱买最好、最实惠的食材。每天的工作就是买菜、收拾店面、烤串穿串,忙得脚不沾地,经常是后半夜才能吃口饭垫巴垫巴,简单收拾一下就在店里眯一宿。就这样没日没夜的干了三年多,一分一分地积攒了我创业史上的“第一小桶金”。
就在小店生意蒸蒸日上的时候,我遇到了一个考验:2000年冬天,由于店面租赁合同到期,我不得不将小店搬到了柞树林!冰城人都知道,柞树林地处偏僻郊区,开店比在市区更难!新店面可以说是“三无”:无下水、无市场、无大的消费群体,交通也不便利。为了采购安全、新鲜的食材,我每天早上必须赶头班公交车,坐上一个多小时,到香坊通乡商店买回一天所需的近百斤菜品,为了省点儿打车钱,再大包小裹地挤上公交车返回。那年冬天,是我最难熬的日子,不仅每天早上要在寒风中等公交车,回家后因没有暖气,需要自己烧炉子取暖。由于我是南方人,不会生炉子,经常熏得双手发黑、两眼流泪!
身体的劳累可以克服,但仅仅体力上的付出是不够的,创业更需要顽强的意志力和明智的决策力。刚到柞树林的时候,生意特别不好,看着其他店生意红火,我反复琢磨:究竟差在哪儿呢?我以食客的身份挨家品尝。经过“偷艺”,我找出了自己的不足,决定从改进汤料工艺入手,并以最快的速度,同时推出了4种口味的涮肚,什么麻辣、清汤、微辣、加麻加辣等等,打出了“口味最佳、价格最低、菜码最实惠”的招牌,很快得到了顾客的认可。“一分辛苦一分甜!”到2003年,我的小店出乎意料地红火起来!2008年,我将店面搬到了香坊区较繁华的三合路,并取名为“香、想、响”涮肚王——名字的寓意是:吃着香,吃完了还想,小店名声在冰城越来越响!
新的蓝图在我心里勾勒得十分完美,可现实再一次给我狠狠的打击。搬到新地址后,我家的毛肚店并未像想象中那样的食客爆满,不断翻台,而是门可罗雀。支这么大个店,每天卖不出费用干赔钱,真是压力山大啊!困难面前我没有退缩,反而把它看成是一次考验,我再次扎进市场做调研,寻求应对方案。半年之后,通过丰富菜品、提高服务质量、打折优惠、进店有礼等措施,用良好口碑吸引更多回头客,我家的毛肚店重新红火起来。2010年,我的小店已经小有名气了,有了一定的资金和经验积累,我在南岗征仪路上开了第二家直营店。这次是一炮打响,顾客盈门,有时甚至还要排队等候。经济收入成倍增加,我再次品味创业成功的喜悦和幸福。这也是我淘到的“第一大桶金”。
为把企业做大做强,2011年,我到黑龙江省知识产权局申请专利并注册成立了“香想响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把创业的精力转向做品牌连锁店。如今,五年过去,我们公司已经有15家加盟连锁店,而且在吉林、内蒙都有了加盟店,共吸纳安置下岗职工和农民工500多人次实现就业,几年来,累计上交实现利税1000余万元。2014年,我们引进工厂化生产,将涮肚汤底料进行独立包装,在超市、店面销售,让更多的人品尝到香想响独特的“龙江味道”!
创业成功的同时,我没有忘记企业的社会责任。一年冬天,室外寒风刺骨,雪花飞舞,我看到两名环卫工人蹲在我的店铺角落,啃着凉馒头,喝着凉水时,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一下子就想到了自己当初的艰辛……我不由自主地想:我能帮他们做点什么?经过思考,我决定所有连锁店铺全部向环卫工人敞开大门:冬天,让他们进店里取暖;夏天,让他们进店纳凉;我还自己动手带头做早餐包子,为他们提供免费的粥、酸菜汤、咸菜、开水、热饭盒等服务,到目前已经接待了近万人次环卫工人在我店里用餐、休息。我的小店被环卫工人们称为“环卫工人之家”!正因为我的爱心,我们店被上级工会组织授予了“最佳环卫爱心驿站”荣誉称号。2016年4月,省总工会又授予我“农民工创业模范先进个人”荣誉称号,被推荐为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和哈尔滨市第36届劳动模范!
转眼,来哈尔滨22年了,第一次踏上这片热土,我是一个满脑子英雄梦的新兵蛋子;第二次重返第二故乡,我是一个怀揣创业梦想的农民工;现在,我是一个获得社会和政府认可和扶持的农民企业家,我的目标是到2018年,全国连锁店达到80家,目前,又有十多家加盟店在洽谈中;未来,一个更大的愿景在前方召唤着我——按照国家扶持小微企业规范化的政策,我计划在新三板挂牌上市!
东方风来满眼春,潮起正是扬帆时!感谢第一故乡灵璧县,给我一个英雄的梦想;感谢第二故乡哈尔滨,把我的梦想化为现实,项羽的霸王梦以失败告终,我的创业梦越来越宏伟、壮丽,愿我的创业梦融入波澜壮阔的龙江梦、中国梦,我相信,经过不懈努力,所有的梦想都会成真!
谢谢大家!(敬军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