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显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孙浩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勇于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举旗定向、谋篇布局、励精图治,谱写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推进了党的理论创新,形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思想,在本质上就是在我国发展起来后实现由富起来到强起来伟大飞跃的理论。党的十九大报告对这一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丰富内涵、精神实质、历史地位、指导意义等作了系统阐述,标志着我们党的指导思想又一次实现了与时俱进。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我们党对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国内与国际、知与行等认识上的最为凝练的思想结晶,体现出未来发展的新气象、新作为,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是我们党的行动指南和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历史性突破,是理论上的重大创新。
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现新传承。党的十九大报告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一重大判断,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新时代”这一重大政治判断,正是在准确把握我国发展所处新的历史方位基础上作出的,具有充分的时代依据、理论依据和实践依据。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为我们党必须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的一个重大时代课题。围绕这个重大时代课题,我们党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进行艰辛理论探索,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因此,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最新继承和发展,体现了新传承。
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破解新矛盾。当今中国正处在社会结构调整、主要矛盾转化、各种利益博弈阶段,正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尤其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日益增长,然而社会治理较为滞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在这种情况下,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个论断,反映了我国发展的实际状况,揭示了制约我国发展的症结所在,指明了解决当代中国发展问题的根本着力点。在必须着力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中,应围绕这一主要矛盾,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重大时代课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在对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深邃思考,对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重大时代课题的解答中形成的。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矛盾的转化,催生了新的发展目标。到2020年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科学认识和把握这一奋斗目标,要求我们奋发有为、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施新方略。在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党的十八大以来,世情国情党情深刻变化和我国各项事业发展,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重大的时代课题,那就是要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八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系统回答了这一时代课题。“八个明确”从理论上回答了“是什么”的问题,即我们要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社会主义;“十四个坚持”从实践层面上回答了“怎么办”的问题,即我们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明确了新时代各项事业发展的大政方针,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各项工作中全面贯彻落实的方法和策略,与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一脉相承,形成统一整体。因此,全党同志必须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更好引领党和人民事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