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报1月3日讯 打造现代产业新体系、创建新型城市、推动开放新优势……今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新”字当头,哈尔滨正以更加自信和展新的姿态走来,勾勒出一幅城市美好新图景。
关键词 民生
-教育新建改造中小学校18所
创建足球、冰雪等素质教育、特色学校120所,学生核心素养体系试点学校实现区县(市)全覆盖。新建改造中小学校18所。着力解决中小学生课外负担重、“择校热”“大班额”等突出问题。开展师德师风提升年活动,重拳整治校园伤害和“三乱”问题。
-就业
新增城镇就业9.8万人
充分运用就业地图等信息化手段,推动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失业人员等群体更充分就业。新增城镇就业9.8万人。
-社会保障
普通门诊费用纳入医保
加快培育医养教结合、旅居养老、高端养老社区,创建老年宜居示范社区10个,新增医养结合养老机构床位1000张,进入12349平台的养老服务组织发展到1000家以上。将城乡居民普通门诊费用纳入医保支付范畴。
-住房
新增8000套棚改房
基本建成棚改住房8000套,回迁进户9000户,分配公租房6000套,创建物业管理示范项目30个。改造老旧入户管道,强化供热监管。
-交通
新增公共泊位7000个
新增公共停车泊位7000个。住宅小区配建车位10万个以上。新增更新公交车辆400台,开辟调整延伸公交线路8条,开工建设和谐大街公交首末站和香滨路综合枢纽站。
-健康
搬迁改造市眼科医院
进一步完善分级诊疗体系,开展紧密型医联体试点建设,做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完成哈市一院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基地建设和市眼科医院搬迁改造任务。实施中医药治未病健康工程。
-文化
择址新建市图书馆
择址新建市图书馆、群众艺术馆,推进音乐之城博物馆、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建设,打造“社区健身屋”60个。统筹谋划东北抗联、民俗、冰雪文化博物馆等项目。
关键词 现代产业
打造沿江新经济带
引进平安银行等金融机构,推进万象新天地科技金融中心等项目建设。突出抓好华南城商贸物流园、空港跨境电商物流园等项目建设。加速哈港地区综合开发和高端服务业培育,打造沿江新的经济带。
着力培育“拇指文化”、电子竞技、创意设计等新业态。着力打造全国冰雪旅游首选目的地、冰雪人才培养高地、冰雪装备研发制造基地。
关键词 双创
推广天安云谷等发展模式
完善南岗“创新创业一条街”功能,支持发电设备创业中心、博睿之星等孵化器提升专业水平。积极引入和推广深圳湾创业广场、天安云谷等发展模式。携手在哈高校共同开展“百万学子财汇家乡智援冰城”活动。
关键词 城乡一体
在近郊发展一批共享农庄
重点推进双城、五常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和5个“北菜南运”基地县建设,加快松花江沿岸“旱改水”等工程建设,粮食产能稳定在320亿斤以上。
着力打造一批田园综合体和特色小镇。在城市近郊发展一批以农业和民宿共享为主要特征的共享农庄,促进农民变股东、城市消费者变农业投资者。
关键词 改革
网上办理不见面现场办理跑一次
行政服务事项,除必须依法现场审验的一律开通网上办理,政府部门可共享的信息一律后台验证,社区、派出所等基层单位能承接的一律就近解决,真正做到“网上办理不见面、现场办理跑一次”。制定出台市属国有“僵尸企业”处置方案,纳入试点的5户企业年内全部清理退出。
关键词 合作
协力打造东北振兴共同体
开通哈尔滨至北美货运航线,积极谋划支持有实力的航空公司开通经停哈尔滨至北美客运航线。推进临空经济区申报。
共建深哈合作高新技术产业园,促进两地人才双向选择、双向流动、双向认可。落实国家哈长城市群规划和东北三省四市振兴论坛倡议,协力打造东北振兴共同体。
关键词 哈尔滨新区
推进轨道交通建设
全面复制推广自贸区成功做法,抓好商事登记“证照分离”改革试点,切实做到“一枚公章管审批、一支队伍管执法”。
引进落地大商城市综合体等签约项目。推进轨道交通等现代交通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水电气热保障体系。多渠道、多形式引进优质教育、医疗资源,加快科技创新城二期建设。
关键词 城建
推进老旧市场搬迁改造
进一步打通交通堵点,畅通道路交通主动脉和微循环,同步推进地铁1号线三期、2号线一期、3号线二期建设,全力配合哈站改造、太平机场扩建等涉铁涉空工程建设。
统筹推进老旧市场有序搬迁改造,进一步疏解中心城区人口、交通和安全压力。突出抓好中东部城区集中供热、松花江水源呼兰区域供水和地下综合管廊在建工程建设,扎实推进海绵城市建设。
充分借鉴杭州“城市大脑”等智能交通经验,努力实现公交车科学调度、在线查询,交通管控即时反应、智能分流。
关键词 环境
城区新增10处公园
建立覆盖全域的秸秆收储体系,加快推进华润400万吨秸秆沼气、五常龙冶秸秆发电和100个秸秆压块燃料化项目。
加大对肇兰新河等污染较重流域治理力度,阿什河水体消除劣五类。
争创首批国际湿地城市。人工造林7万亩,城区新增公园10处、拓展绿地1000公顷。
加快推进松北呼兰、双城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和西部地区垃圾处置环保综合产业园建设,确保城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保持在91%以上、资源化利用率达到15%。
2018幸福指数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左右
◎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GDP同步增长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7%以上
◎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3%以内
◎万元GDP综合能耗下降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