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月25日讯(记者 陈显春 霍枭涵)在24日召开的省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上,多位政协委员对黑龙江省人才强省战略十分关注,委员们建议,要积极推动人才强省战略,从经济倾斜,政治待遇等多方面为人才待遇落地助力。

省政协委员王维。
省政协委员王维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人民群众中蕴藏的巨大创造力是龙江全面振兴的根本动力,要深入贯彻把‘振兴发展的基点放在创新上’的重要要求,大力持续推动创新创业在各领域形成蓬勃局面。”作为一名科研技术人员,应格外关注科技成果转化和知识产权保护,科技创新无疑是创新中的“排头兵”,科技成果转化成新的科技企业也是创业中的“排头兵”,保护科研单位和个人的知识产权,为科技人员和大学生提供创新创业载体,提供政策支持是科技双创的动力源泉,有效保证双创驱动发展才是硬道理。

省政协委员付强。东北网记者 陈显春 摄
省政协委员付强认为应构建多层次人才体系和良好人才环境,留住、吸引、用好各类人才。付强认为,人才战略要深入落实省委省政府部署,为年轻同志提供发展空间和晋升渠道,通过产学研结合,为专家提供舞台和产业化条件,处理好堵与疏的关系,从经济倾斜,政治待遇等多方面为人才待遇落地助力。
省政协委员王鹏飞说,我省人才建设战略应打造更优的产业发展环境,建立良好的培养机制,加大科技研发和技术创新资源投入,激发全社会力量开展科技研发和技术创新的积极性,特别是加强对前瞻性科学研究和原始创新能力的投入。应出台鼓励创新的优惠政策,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尊重人才发展规律,打造公平、宽松的人才发展环境。尊重科技创新和技术发展规律,不急于求成,不揠苗助长,鼓励探索,宽容失败,看中实际贡献和科学技术创造价值,令人才价值得到充分体现和尊重。要打造灵活的人才引进形式,加大柔性引才力度,以智力服务为核心,突破工作地、工作单位和工作方式的限制,不求为我所有,但求为我所用。

省政协委员焦裕昌。
省政协委员焦裕昌说,我省大专院校,科研院所高于全国,但也存在人才流失现象,省委省政府也高度重视人才,提出人才强省战略,怎么样能把科技人才、技能人才留在黑龙江,发挥人才作用,为黑龙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在福利待遇上要提高,同时降低人才准入门槛。中小型企业,包括食品行业也存在人才缺乏的问题,加强职业教育,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技能型人才,到了企业就能发挥作用。
省政协委员蔡国良表示,创新型人才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战略资源。大力培养创新型人才,已成为各国实现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和国际竞争力提升的重要战略举措。黑龙江省应积极培育创新型人才,为创业大学生建立一个创业扶持体系,从课程培训、企业孵化、平台建设、融资支持、税费减免、服务支撑等方面为大学生提供支持,为大学生的创业之路保驾护航。
省政协委员乔榛表示,要建立高校发展基金,增加龙江高校投入。借助东北全面振兴政策,通过中央专项转移支付、地方债券发行、社会资金等形式筹集基金。建立高校发展基金,主要用来解决龙江高校发展中人才建设和科研投入不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