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政务·政策  >  政务
搜 索
委员热烈议论 农业优质增效让农民腰包鼓
2018-01-26 10:49:36 来源:黑龙江日报  作者:姜辉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极光新闻

  黑龙江日报1月26日讯 今年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推进“三农”高质量发展的总抓手,坚持走质量兴农之路、乡村绿色发展之路,加快实现农业从总量扩张到质量提升的转变,拓宽农民增收渠道,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在25日的省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上,农业组20余位委员,争相发言,就“农业优质增效、农民增加收入”话题展开热烈讨论。

  “东北农业大学自党的十九大召开之后,紧锣密鼓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农业优质增效提供持续不断的科技创新力。”省政协委员孙占峰表示,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以大学为依托培育人才,做好科技成果推广,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加农民收入,为更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发挥作用。

  穆娟微委员点头表示赞同,她说,“这几年我经常在基层讲课,和农民接触较多,农民非常期盼科技,但科技成果落地转化相对较慢”。她表示,希望高校能和科研院所联合起来,把农业专家们的科技成果通过高校的平台及时传达转化给农民,提高农业生产科技化、现代化,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木耳不按斤卖,而是按串卖,一串8个可以卖到100元,这在以前是不敢想象的。”杜帛霖委员表示,通过互联网+农业平台和质量溯源系统,可以扩大产品的销售路径,包括私人订制、众筹等,实现优质增效,提高产品价值。“木耳大棚里设47个监控点,消费者随时可以看到木耳的生长情况,木耳质量可以从试管直接追溯到一包产品上。”

  除了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开展互联网+农业项目,委员们还建议对农产品进行深加工增加农民收入。管延春委员表示,我省是产粮大省,玉米的种植面积很大,但是光是种植玉米不进行深加工农民收入不高,尤其是近几年玉米产量过剩,政府正在调整农业结构给粮食去库存。“可以把玉米深加工成玉米淀粉,开展玉米胚芽油、葡萄糖酸钠和热电联产等项目,将玉米产业链条不断延伸,提升产品附加值。”

责任编辑:彭佳丽

【专题】牢记嘱托 崭新答卷——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黑龙江两周年特别报道

【专题】位置,增强时代——第九届中国卫星导航技术与应用成果展

【专题】新时代新龙江新作为——聚焦2018年黑龙江省两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