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月27日讯(记者 庄园 许诺 顾硕)《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着力解决教育均衡问题,全面完成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五年规划和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建设。在省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上,政协委员为促进教育均衡提出了各自观点和建议。

九三学社组委员进行分组讨论。
省政协委员、民进省委秘书长梁小泓认为,贫困县(市、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水平不高是我省教育事业存在的短板。部分学校在规模与班额、生均校舍建筑面积、功能室建设率等方面还存在不达标情况,村小和教学点办学条件较差。乡村教师队伍数量不足、结构欠优、质量有待提高。要利用黑龙江省2017年启动实施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的契机,开展贫困县学前教育发展项目,发展贫困县农村普惠性学前教育并重点覆盖贫困村。要着力加强贫困县的薄弱学校改造工作,加快推进贫困县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要实施“留守儿童关爱计划”项目,建立留守儿童信息档案,健全家庭、政府、学校尽职尽责,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体系。要着重抓好贫困县教师队伍建设和培养培训工作。要制定贫困地区教师引进和招聘办法,利用特岗教师计划弥补紧缺学科教师,利用国培计划培训更多乡村教师和校长及幼儿园园长。

民盟组委员进行分组讨论。
九三学社组委员在分组讨论时表示,目前,义务教育阶段招生政策改革引起广泛的关注,多校划片招生新政在部分城市开始实行。我省单校划片改革对于教育资源不均衡、择校欲望强烈的地方,不宜仓促实行,应稳妥推进,可以在原有单校划片大体上不变的前提下,进行合理的改革,循序渐进,逐步实现多校划片,从而真正实现教育均衡。
九三学社组委员说,建议我省义务教育实施同区教师交流促进教育均衡。教师定期有序交流可以一定程度改变名校优质教育资源过于集中的现象,使得同区教育机会均等。每个学校的每个孩子都有机会接受到名师授课,每个学校都可以成为名校。教师交流还可以促进教学和教育管理水平的提高。通过教师的交流,差一点学校的教师进入名校可以感受学术氛围,学习先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名校名师到差一点的学校也可以带去先进的教学经验教学方法和管理模式的经验。所谓教学相长,不同学校的教师开展交流,可以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省政协委员、中国电信集团工会黑龙江省委员会副主席周德生建议,解决教育资源的分配均衡要从源头抓起。重点中学优势是出类拔萃的教师比一般的中学多,应该出台一个鼓励骨干教师的政策,鼓励他们到普通学校去,这样可以把普通学校的师资队伍往上拉升,充分发挥优秀教师资源,真正实现教师校际流动,确保每一所学校都能有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
省政协委员、民盟牡丹江市委主委、牡丹江师范学院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院长张冰说,就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发展布局而言,省内主要优质教育资源集中在哈尔滨市办学,哈尔滨以外区域虽基本上都有高校分布,但哈外高校存在学科整体实力偏弱、大师级和高水平领军人才匮乏、服务本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不足等问题。建议依据全省高等教育布局及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细化分解各区域高校一流学科建设任务,切实增强高等学校加强学科建设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担当;完善高等学校、科研院所、行业组织和政府相关部门等方面共同参与的一流学科建设工作推进机制,群策群力,加强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