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北京3月4日讯(记者 孙晓锐 庄园 编辑 王艳)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上,全国政协委员、省政协副主席赵雨森指出,近年来,伴随我国农业和畜牧业的快速发展,农作物秸秆和畜禽粪便等废弃物产量增加等问题也日益突出,合理利用农牧业废弃资源,对保障现代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尤为重要。

赵雨森。
赵雨森认为,影响农作物秸秆资源还田利用的原因存在多个方面,有现行法律对农村土地的保护并不完善、秸秆还田增效迟缓、习惯性整地方式,加之秸秆还田生产模式的关键农艺技术尚不完善及农机具尚不配套,均不利于秸秆还田的实施。畜禽粪便的有效利用也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缺乏必要的法律约束、利用畜禽粪便生产有机肥料产业链条的利润率较低、对废弃物资源的无害化、资源化利用技术滞后于养殖技术的发展,缺乏必要的有机肥料规模化生产和施用技术和机械等。
赵雨森建议,加快生态补偿立法,建立土壤生态补偿基金。土地是国家的,修复和保护的成本应由国家和政府来承担,不能完全依赖于市场机制,要通过优惠政策鼓励农业生产者和相关企业去积极实施,让使用者和生产者都获利。可在制定严禁农牧业废弃资源乱堆放、焚烧等管理制度的同时,结合“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试验,争取将土壤生态补偿纳入法律政策的调整范围,明确耕地生态补偿的主体、范围、资金来源、补偿标准等事项,并加强监督。
赵雨森建议,建立引导和鼓励农牧业废弃资源还田的政策体系。对农户秸秆还田和使用有机肥予以补贴;对废弃资源收集、处置及综合利用成套机械设备等纳入农机补贴范围;对利用农牧业废弃资源生产、批发和零售肥地产品的企业免征增值税、所得税;加大对农牧业废弃资源还田利用共性、关键及核心应用技术及其产品开发的立项支持力度,鼓励产学研联合科技创新。将土壤有机质含量和有机肥用量作为地方政府官员的责任心考核指标。
赵雨森建议,建立农牧业废弃资源定点收集合作社网络,培育收集经纪人,将农牧业废弃资源收集场和无害化处理加工厂作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中的一项重点内容,加大扶持力度。严格行业准入标准,制定运营规范,通过专业化分工协作,鼓励资源收集、配送、加工合作经营方式,建立利益分享机制,通过市场化运作,实现互利共赢,同时积极探索碳交易机制。此外,还要推行保护性耕作措施,创新土壤培肥技术,合理规划发展畜牧养殖业,推行循环经济发展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