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日报3月13日讯 3月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高票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
这一表决结果充分说明,宪法修正案顺应了党和人民事业发展要求,体现了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高度统一,反映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和心声。我省广大干部群众一致认为,经此修改,我国宪法更好地体现了人民的意志,更好地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更好地适应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具有坚实基础、显著优势、强大生命力,对于我们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重大意义。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载入国家根本法,反映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实现了国家指导思想与时俱进
省人大法制委员会主任委员、省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主任时鹏远
这次宪法修正案是严格按照法定程序进行的,把党的十九大确定的重大理论观点和重大方针政策,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载入国家根本法,反映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实现了国家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体现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新成就、新经验、新要求,在总体保持宪法的连续性、稳定性、权威性的基础上推动宪法与时俱进,完善发展。
此次宪法修正案获得高票通过,顺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特点,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相信宪法修改后必将更好发挥规范、引领、推动、保障作用,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更加有力的宪法保障。省人大常委会作为地方立法机关坚决拥护、积极践行,组织好工作人员认真学习宪法修正案的主要目的、内容及重大意义,在加强和推动宪法实施、维护宪法权威、弘扬宪法精神等方面发挥好自己的作用。
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更名为宪法和法律委员会,贯彻体现了党的十九大关于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工作的精神和要求,既有利于进一步推进合宪性审查,维护宪法权威,也有利于完善全国人大专门委员会的设置,加强人大自身建设。
省社会科学院党委副书记战继发
宪法修正案明确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指导地位,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一方面,把党的指导思想转化为国家指导思想,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我国宪法完善发展的内在要求;另一方面,把党的十九大重大理论成果以国家根本法的形式确认下来,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有力宪法保障。
我国宪法必须随着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完善发展。这次宪法的修改,是我们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带头守法的生动实践,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生动体现,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这反映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非常必要,我们作为社科理论工作者完全赞成、坚决拥护。
森工大海林重点国有林管理局党委书记张晓华表示,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载入国家根本法,把党和人民在实践中取得的重大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成果上升为宪法规定,是我国宪法完善发展的内在要求,意义重大而深远。作为林业企业党委书记,不仅自己率先要学好宪法、自觉践行,还要以这次宪法修改为契机,在工作中加强宪法宣传教育,牢固树立法治观念,在深化国有林区改革,强化生态保护和资源培育,优化产业布局,加快转型发展,增进民生福祉中坚持依法治企、依法行政,特别是要自觉用法律的武器加强对旅游市场的监管,倾力打造中国雪乡的公信力和美誉度。
柴河重点国有林管理局党委书记齐和生说,这次宪法修改,体现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新成就新经验新要求,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背景下,我国法治建设取得的重大成果。我们要在林区迅速掀起学习宣传宪法的热潮,强化普法阵地建设,通过法律讲堂、以案说法等群众乐于接受的方式,提高宪法的知晓率、普及率,以实际行动维护宪法权威,捍卫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
绥芬河宪法修正案通过后,引起了绥芬河干部群众的广泛关注,大家表示,这是时代大势所趋、事业发展所需、党心民心所向。绥芬河市司法局副局长贾卫东认为,宪法修改是与时俱进的必然要求,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举措。此次宪法修改,符合宪法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内在要求,推动了依法治国的进步。在下一步的工作中要认真学习领会,宣传贯彻新修订的宪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积极弘扬法治精神,扎实推动法治实践,坚持把依法办事贯穿于本职工作全过程,为推进法治绥芬河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绥芬河市法律援助中心工作者林万山认为,宪法修正案明确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指导地位,体现了人民的意志,是全国人民心之所向。
省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主任唐铁威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此次宪法修正案,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载入宪法,并且进一步明确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将长期存在和发展,充分反映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意愿,体现了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高度统一,对于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伟大胜利,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坚决拥护党和人民意愿,坚定维护宪法尊严和权威,同时,作为从事统一战线工作的党员,一定要认真学习,把宪法贯穿人民政协履行职能的全过程,自觉做到依照宪法履行职能、开展工作;要充分发挥政协组织联系广泛的优势,通过省政协正在开展的法治扶贫调研、法律咨询服务和各种讲座等方式把宪法宣传好、贯彻好,使宪法深入人心、人人遵守。
宪法修正案顺应了党和人民事业发展要求,体现了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高度统一
省委党校教授陈宏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宪法只有与时俱进,才能符合时代发展和实践需要。从1954年我国第一部宪法诞生至今,我国宪法一直处在探索实践和不断完善过程中。1982年宪法公布施行后,分别进行了5次修改。实践证明,我国宪法是同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的实践探索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既保持宪法连续性、稳定性、权威性,又推动宪法与时俱进、完善发展,是我国宪法发展的必由之路。宪法必须随着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完善发展,这是我国宪法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也是一条基本规律。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一个大背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一新的历史方位,根据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形势、新发展、新实践对宪法做出适当修改,符合宪法发展规律,充分实现了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高度统一,是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落实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根本措施。
省委党校教授赵守东
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是我国政治经济社会生活中的大事。修改宪法是党中央从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和战略高度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举措。宪法的修改呈现规律性,其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反映国家一个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毫不动摇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党的十九大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对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出重大战略部署,提出了一系列重大政治论断,确定了新的奋斗目标。严格按照法定程序修改宪法,确保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所以说,此次宪法修改对于确保党和国家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意义重大。
省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副主任任广章
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表决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体现了党的主张与人民意愿的高度契合,充分表明了全国人民对宪法修正案内容的坚决支持。本次宪法修改对国家治理思想、原则、制度做出进一步完善,包括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完善国家主席任期任职制度、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等内容。这是时代进步、国家发展、民族复兴相关探索凝结而成的重要成果,把这些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载入国家根本法是非常必要、非常及时的。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宪法的权威也在于实施,我们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全面贯彻实施宪法,切实维护宪法权威。
宪法修正案增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根本性、全面性、时代性
民革省委驻会副主委薛坤
作为民主党派成员,我完全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要始终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将“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特征”写入宪法,进一步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坚定了各民主党派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坚持“新型政党制度”的信心。民革省委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继承与中国共产党和衷共济、通力合作的优良传统,积极投身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积极参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助推全面深化改革,自觉捍卫宪法尊严,发挥民革优势特色,促进祖国和平统一。要在中共省委的领导下,切实履行参政议政、民主监督、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协商基本职能,为建设现代化新龙江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