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北京3月15日讯(记者 孙晓锐 庄园)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全国政协委员卢禹舜表示,美术尤其主流美术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有效发挥主流美术的审美教育和社会服务功能,强化其在渗透生活美学的过程中对整体社会风尚的引导和影响作用。

全国政协委员卢禹舜。
卢禹舜认为,近些年无论从政策引导,还是从各美术创研单位发挥的功效;无论是美术教育改革的加强,还是重大美术创作工程的实施;或者是媒体的导向包括文博单位的相应举措等,主流美术的社会影响力逐年在加强,在培育社会风尚方面越发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与此同时,也还存在着主流美术的内容和人才支撑乏力,主流美术的宣传、讲解和展陈机制相对较为传统、单一,社会服务的层次、手段还有进一步丰富和完善的空间等问题。
卢禹舜建议,要通过设计和制定适应不同层面艺术家情况的激励机制,将艺术家的文化责任、课题任务与个人理想价值的实现进行有效结合,最大限度发挥艺术家的主观创造性和能动性,既鼓励艺术创作“充实而有光辉”的思想内容,也不忽视其“接地气”的情感和形式表达,让艺术家真正在与人民和时代同呼吸共命运的过程中,发自赤诚地创作出有思想、有温度、有筋骨,无愧于时代的精品力作。
卢禹舜建议,要创新和丰富展览与成果展示、解说、宣传方式,充分利用新科技手段、新传播方式,增强体验和沉浸感,加强观众的参与性和互动性。加强主流美术与校园的交集活动,在学前教育、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公共教育中尝试和开发更丰富多样的合作和社会服务活动。加强产学研合作,加强借鉴和自我学习更新,培育适应新时代需求的各类美术人才。重视有针对性的调研和反馈意见,以服务对象为主体,创建更符合人民群众需求,更便捷、更人性化、更有效的社会服务环境。变被动为主动,充分利用娱乐节目、手游、网游等群众基础好的传播渠道,鼓励设计开发符合主流美术需要的对应产品,并对上述内容加大政策和经费上的支持与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