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经济·旅游  >  经济
搜 索
在这片人气升腾的土地上……
2018-05-18 09:57:55 来源:黑龙江日报  作者:刘荣升 蒋国红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极光新闻

“早春走龙江”佳木斯鹤岗之行札记(下)

在这片人气升腾的土地上……

  黑龙江日报5月18日讯 参加“早春走龙江”佳木斯、鹤岗之行的采访活动,沿途所见所闻,处处经济发展、人气升腾的景象,无不让人欣喜。但同时我们也在试图打开这样一个问号:是什么搅热了这片曾经略显沉寂的土地?

清澈河水潺潺流淌,花草树木错落有致,条条街道宽敞整洁的鹤岗南山景观带。

  从昔日“雁南飞”到今天“凤还巢”,边城鹤岗究竟发生了什么?

  “儿啊,你回来吧!”

  那一声母亲的呼唤,差一点儿让异乡打拼的杨国峰泪洒衣襟。

  家住鹤岗的杨国峰,2008年从贵州大学读研毕业,先后出国和去甘肃工作。去年春天,母亲从电视上看到鹤岗以“给编制、给职称、住公寓、孩子上中小学任选学校”等优厚条件“招贤纳士”的信息后,辗转反侧了一个晚上,最后还是给儿子打了那个电话。

  母亲看到的“招聘信息”,实际上是鹤岗市去年4月围绕“人才兴市”战略部署出台的“‘金鹤回岗’百千计划”,从重点吸引和留住本土走出的人才入手,发挥“亲情、乡情、友情”的情感纽带作用和“血缘、地缘、业缘”的社会网络功能,利用2年左右时间,引进100名以上鹤岗籍全日制硕士以上研究生回鹤岗工作;利用5年左右时间,柔性引进1000名以上各类优秀人才智力助岗。

  很快,杨国峰踏上了归途。

  在鹤岗新建的学者公寓楼群里,我们找到了杨国峰的家。使用面积66平方米的住房宽敞明亮,卧具、厨具配备齐全,当初是拎包入住,不用交分文。

  而今,入职市科技局情报研究所的小杨,已是副科长,并已娶妻生子。巧合的是,妻子也是“‘金鹤回岗’百千计划”吸引来的人才。

  一年多来,像杨国峰夫妇这样回岗的“金鹤”已“成群结队”。据了解,到目前,鹤岗市已分两批次直接引进了115名籍贯本地的硕士研究生,柔性引进了56名国内外优秀高层次人才来鹤岗开展合作。

  昔日“雁南飞”,今朝“凤还巢”,鹤岗好大一棵树。

  是“戏”唱得好,还是“舞台”搭得好,这里的生意何以日渐红火?

  赴佳木斯采访时,记者一行走进了坐落于市郊的我省东部地区最大的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佳天国际农副产品物流交易中心。在这里,我们遇见一位帅气的俄罗斯小伙子。交谈中得知,他叫吉尼斯,前年落户这里创办了一家俄罗斯食品制造企业,生产的俄罗斯酸奶、冰淇淋、饮料十分畅销。生意做得好,他有些“乐不思蜀”,把新婚不久的妻子也带来一同创业。

  吉尼斯说,他最看好的是这里货畅其流的营商环境。

  据了解,这家占地28万平方米、入驻企业超过840家的农副产品物流交易中心,运营6年来,市委市政府确保了各项优惠政策全面落实,为投资方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使这里的生意越做越红火。目前,日平均进场交易车辆2000台次以上,日平均交易量达到1500吨以上,去年实现总交易额近47亿元。此外,还拓展业务,建成了对俄果蔬出口基地、俄罗斯食品加工园区、俄罗斯商品展销中心、中俄食品跨境电商平台。

  看来,既要“戏”唱得好,还要“舞台”搭得好。

  在鹤岗市就有个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的“双创”基地,集科技企业孵化器、电商产业园、大学生创业园、双创示范性孵化器、线上商城于一体,是全省面积最大、功能最完善、理念最先进全要素支撑服务平台。据该市双创办主任王海晶介绍,到目前已组织、协调、指导全市开展双创活动73次(场),累计参与人员10余万人次。此外,还组织“绿色食品营销”“现代企业管理”等专题培训、讲座10余次,培训人员4000余人。开展金融对接、融资路演、科技成果转化、人力资源服务等一系列对接、孵化服务活动40多次,直接参与人员4000多人。

  提起政府“搭台”这事儿,不能不提及桦川县“互联网+农业”暨电子商务平台,它是县政府投资建设的,包括了“互联网+基地”“互联网+标准”“互联网+服务”“互联网+电商”“互联网+溯源”五大板块。其中,基地溯源视频通过物联网技术,可以对12个有机水稻示范区、3个万亩绿色水稻示范区实时观察了解农田基本动态,为农产品种得好和卖得好提供了依据,自源头打造了“桦川制造”的金字招牌。此外,“互联网+电商”平台,大大缩短了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的距离,拓宽了农产品销售渠道,在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也为当地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助了一臂之力。

  没有都市的艳丽与繁华,这位青年人却为何如此深爱着这片土地?

  在富锦市现代农业万亩水稻科技示范园采访时,最初我们面对的只是一些“高大上”的数字:园区总面积4万亩、核心区1万亩,设有我省首个水稻创新体系县级试验站、国家水稻节水灌溉试验重点站,共试验示范新品种61个。

  直到走进园区水稻育苗基地时,一位青年技术人员有关水稻育苗技术的生动讲解,才使记者得以从枯燥的数字中跳出。而就在大家纷纷夸赞小伙子很有水平时,站在一旁的一位工作人员悄悄地告诉记者,小伙子的父亲就曾经在这里工作,是远近闻名的水稻种植技术专家,被一场突发疾病夺走了生命。小伙子大学毕业后,义无反顾地接过了父亲丢下的接力棒。

  仔细端详眼前这位脸庞晒得黢黑的小伙子,不禁感慨,虽没有都市的艳丽与繁华,但这片黑土地上有他和他的父辈们的梦想。

  除了亲情、事业和待遇,一座城市还需要什么留得住“乡愁”?

  近年来,鹤岗在巧打“亲情留人”“事业留人”“待遇留人”这些牌的同时,十分注重改善城市环境,实现“环境留人”。

  在鹤岗采访期间,当地干部热情地建议我们去“逛逛街”。原来,他们是要“显摆”一下市里正在热火朝天建设的“两河十四沟”清水秀岸综合治理工程。

  在南山景观带、天水湖绿地、欣红桥湖建设现场记者看到,清澈河水潺潺流淌,花草树木错落有致,条条街道宽敞整洁,每一处广场都有众多市民在开展文体活动。

  据介绍,去年以来,鹤岗市全面实施“生态立市”战略,把以人为本、尊重自然、传承历史、绿色低碳等理念融入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打响了“合、拆、建、治、通、绿”六个战役。今年,该市将从提升森林生态体系、森林产业体系、森林文化体系、支撑保护体系功能入手,改善城乡生态面貌,提高人居环境质量,提升居民生态文明意识。

  的确,留得住青山绿水才能留得住“乡愁”。

  而今,这座昔日煤城,正在朝着由“黑”变“绿”的生态发展方向华丽转身。

责任编辑:王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