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政务·政策  >  政务
搜 索
改革东风劲 龙粮大业兴
2018-05-30 11:20:01 来源:东北网  作者:宋晨曦 刘心杨 王振良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极光新闻

  黑龙江日报5月30日讯 2016年初,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号角吹响,“中华大粮仓”受玉米收储制度改革的影响,步入了“阵痛期”。同年,习近平总书记来黑龙江省视察工作并发表重要讲话,总书记的殷切鼓励让全省粮食系统上下为之振奋。

哈尔滨高泰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速食鲜玉米。

  “民为国基,谷为民命。”玉米从国家包收改为市场化购销,价格大幅下滑,如何保证玉米购销顺畅、保护农民种粮合理收益和种粮积极性,成为我省粮食部门要面对的首要问题。“全国看东北,东北看龙江”,改革能否成功,龙江责任重大。

  两年来,粮食收储制度改革的东风持续强劲,站在新的起点上,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省粮食局与相关部门(单位)密切配合,达成共识:立足于服务农民、服务企业,扎实工作、迎难而上,适应高质量发展新要求,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前提下,注重提升品质、增收益,由“种得好”向“卖得好”转变,靠“卖得好”倒逼带动“种得更好”,大力推动粮食产业从数量到质量的转变,在创新变化中谱写出振兴粮食产业的辉煌篇章。

  改革成效显“龙”字号玉米闯市场

  2016—2017年粮食收购期是国家实施玉米收储制度改革的第一年。省委省政府坚决贯彻落实国家的决策部署,勇于担当、积极作为,打了一场玉米市场化购销胜仗,有力推动了全国粮食收储制度改革的顺利进行。

黑龙江好粮油中国行福建展会现场。

  两年来,全省上下坚定了丢掉政策性保底收购幻想、主动迈向市场、强化市场营销的改革决心和信心,玉米由以往“国家包收”变成市场化购销。

  面对改革的新形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要求各地严格落实玉米购销工作行政主要领导责任制,组织引导多元主体积极入市购销,加大产销对接力度,充分发挥其购销主渠道和生力军作用,确保了有人收粮;落实信用保证基金制度,玉米收购贷款信用保证基金规模10亿元,保证了有钱收粮;省政府及时制定出台深加工企业和饲料加工企业玉米收购加工奖补政策;落实玉米生产者补贴政策,及时发放,保证了农民种粮合理收益。针对我省地处交通末端,运距长、运能不足,电煤和粮食铁路运输争嘴的突出矛盾,省里建立了运输协调机制,一方面积极争取国家铁路总公司的支持,增加运力;另一方面由省粮食部门和哈尔滨铁路局联合办公,统筹协调安排全省的玉米运输计划,优先保证重点地区、重点企业、重点方向的运输需求。为缓解铁路运输压力,我省连续两年出台政策,免除外销玉米高速公路通行费,降低了公路运输成本,做到了有车运粮。

玉米深加工成品。

  玉米收储制度改革以来,玉米价格随行就市,深加工企业活力明显增强。许多玉米深加工企业称“迎来了好多年都没有的春天”。全国知名大企业加快在我省投资布局玉米深加工大项目,截至2017年,9个大项目竣工投产,新增玉米深加工能力107亿斤,我省玉米深加工能力达到325亿斤,同比增幅近50%。

  通过宣传和指导农户增强市场意识和质量意识,强化农户科学储粮服务措施,有效防止了玉米生霉降质损失,玉米质量和品质明显提升,备受销区饲料企业青睐,为农民好粮卖好价奠定了基础。目前,全省农民玉米销售顺畅,全省玉米收购均价0 .77元/斤,玉米市场价格同比增幅18%。按照国家统计局提供的我省玉米产量814亿斤测算,市场价格因素影响将增加农民收入98亿元。

  服务全方位龙粮“卖得好”“储得安”

  2017年,黑龙江省粮食产量超过了1200亿斤,继续保持全国第一。2017-2018年秋粮收购期,国家深入推进粮食收储制度改革,玉米继续执行“市场化收购+补贴”机制;大豆取消了目标价格,政策与玉米一致;水稻坚持最低收购价政策,价格每市斤下调5分钱,降至1.5元/斤。

正在收割的水稻。

  本收购期,全省农民余粮销售进度平稳有序。目前,水稻基本全部销售;玉米除了农民自留粮外,还有10亿斤左右是科学储存;大豆还有25%左右农民待价销售。据统计,截至4月30日,全省各类入统企业累计收购粮食1103.6亿斤。

  收储制度改革,保证“卖得好”、“储得安”,保证农民卖粮顺畅是基本要求。2018年全省粮食流通工作会议强调,要确保不发生重大安全储粮和安全生产责任事故;确保农民余粮顺畅销售,不发生区域性“坏粮”和“卖粮难”问题。

  一直以来,我省粮食部门对农民科学储粮和市场信息服务的工作贯穿整个收粮期始终。普及科学储粮相关知识,广泛宣传科学储粮的意义和具体做法;深入村屯指导农户采取离地储存、上栈子、码趟子等庭院储粮技术措施,促进玉米降水减损、保持粮食质量。同时,为保证有仓储粮,积极研发适合当前储粮需求的新仓型,指导农户自建储粮装具,提高科学储粮比例。另外,强化市场价格等信息服务,引导农民有序、错峰、适时适价售粮。

黑龙江龙凤玉米开发有限公司是亚洲单厂最大的玉米淀粉精深加工企业。

  除此之外,省粮食局为保证有人收粮,组织中粮集团、象屿集团、北大荒集团等大型骨干企业,把握收购节奏,确保均衡在市,发挥好稳定市场、引导价格预期的作用。指导地方国有企业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开展“代清理、代干燥、代储存、代加工、代销售”等业务,有效开展市场化自主购销,发挥好应有调控载体作用。引导加工企业坚持保本微利,尽早入市,稳定收购价格,多购、多加、多销。中储粮公司在新粮上市后及时轮入中央储备。利用与广东省对口合作的机遇,推进我省与广东省粮食产销合作,建立广东省异地储备32万吨。并与多家企业签订来龙江投资食品及粮食深加工项目。目前,资本、股本合作正在推进中。

  龙粮天下行优质好米“深耕”销区

  近年来,让龙江人引以为傲的水稻依然受国家政策扶持。随着粮食收储制度不断向纵深推进,稻米逐步走向市场化的趋势不可逆转。主动走向市场,适应改革的新形势、新格局已成为保持我省优质水稻地位不动摇,保障农民收入不降低的重要途径。

  2017年初,国家粮食局出台实施“中国好粮油行动计划”,计划提出:把增加绿色优质粮食供给放在突出位置,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多元化、个性化、定制化粮油消费需求。增加安全、优质、绿色、健康的中高端粮油的供给。

  该计划的提出为我省粮食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点亮了远方的灯塔。

  在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全省粮食相关部门以黑土之名,肩负着“好粮卖好价”的责任与使命,顺应时势,推出“黑龙江好粮油中国行”专项营销行动。活动在上海、广州、福建等多个销区市场陆续展开,集中宣传知名品牌、地理标志品牌、区域品牌。通过对接洽谈、产品展览、标准宣贯、现场品鉴、地面推介等方式,集中推介宣传黑龙江好粮油产品。

  好粮油活动给很多龙江企业搭建了产销对接平台,同时也增强了稻米企业拓展销区市场的信心。

  在“黑龙江好粮油中国行”走进深圳专项营销行动中,通河县粮食局组织了24家企业去深圳学习经验。通河县粮食局副局长郑宪锋说:“为了鼓励通河县农产品企业尽快发展壮大,通河县政府积极鼓励支持通河县地方企业及合作社在省外建立直营店。只要在通河县以外,通河本土企业具备独立固定店铺销售通河县农特产品的专卖店,经营达到一年以上,经通河县工信部门审核验收后一次性给予牌匾补贴资金5000元到3万元不等。”

  5月13日,黑龙江省泰来县云桥米业真品直营体验店在四川成都开业。体验店是集形象展示、免费体验和产品销售于一体的真品直营店,云桥米业董事长刘凤云说: “体验店的建立是企业开辟四川市场迈出的重要一步。”泰来县粮食局副局长、泰来县大米办主任路延成认为,与产品价格相比,产品质量才是经济发达地区市民最关心的问题,泰来大米价格在8 -20元/斤的中高端产品销售量远大于普通米。

  营销行动走进销区,“亮”出了我省优质绿色“底牌”。除此之外,更让龙粮人底气十足的是2017年8月“黑龙江好粮油团体标准”在“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上的正式发布实施。

  据了解,黑龙江好粮油质量标准的建立高于国家、行业协会和企业标准。以食味值作为大米等级的定等标准,取代了以前用加工等级定等的标准。至此,建立了以大米产品高标准领跑产业发展的新机制。

  近年来,随着大米外销的步伐加快,龙江大米企业普遍存着在销售环节低温保鲜储藏条件差、公共仓储物流服务少、中间流通环节多、品质保证和供货能力低等短板问题。从今年开始,省粮食局将在国内大米主销区城市开展“黑龙江大米直销通道”工程建设,将重点建设优质粮油产品保鲜储存公共仓、物流配送系统、二次加工及分拣分装设施、现代化管理信息系统和设施、直销店体系等内容。

  据了解,2017年我省大米销售187亿斤,较上年同比增加17%。主销区市场影响力明显提升。以深圳为例,《调查问卷》显示,知道“黑龙江大米”和“东北大米”不一样的比例由23%提高到92%,愿意选择“黑龙江大米”的比例由30%达到70%,形成了“黑龙江大米”现象。2017年,全国新增销售网点10434个,优质米销售价格明显提高。

责任编辑:王艳

【专题】牢记总书记嘱托 振兴发展谱新篇

【专题】牢记嘱托 崭新答卷——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黑龙江两周年特别报道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