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政务·政策  >  政务
搜 索
重任面前不退缩 真帮实扶敢担当 记哈尔滨市委统战部驻依兰县三道岗镇龙兴村第一书记安晨辉
2018-06-30 08:50:27 来源:黑龙江日报  作者:潘宏宇 白云峰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极光新闻

  黑龙江日报6月30日讯 驻依兰县三道岗镇龙兴村第一书记安晨辉,是哈尔滨市委统战部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

  她是2015年派驻的第一批扶贫干部,也是哈尔滨市首批唯一的女性驻村第一书记。在村里一干就是两年。

  2017年5月,哈尔滨市委进一步加大扶贫工作力度,安晨辉尽管已经57岁了,且家有年迈老母需要照顾,但她毅然再次奔赴扶贫攻坚第一线。她说,能够投身到扶贫攻坚这场伟大事业中是自己的莫大荣幸。

  3年来,龙兴村先后获得镇先进村党支部、市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安晨辉先后荣获了哈尔滨市政府授予的二等功荣誉称号1次,连续2年被评为哈尔滨市优秀公务员,2018年经村民推选成为“依兰县十大感动人物”。

  龙兴村是全县有名的省级贫困村,地处丘陵地带,土地贫瘠,村集体经济薄弱,历史包袱沉重,全村以种田为主且产量极低。

  初到龙兴村,安晨辉首先走村入户了解情况。通过半个月的大量调研,摸清了龙兴村的家底,建立起村民家庭台账,为谋划脱贫思路、提出脱贫措施提供了重要依据。

  今年初,安晨辉偕同禧龙陶瓷大市场和红旗家具城的爱心企业家组成调研组,到龙兴村当场签约110余万元,投资建设占地16875平方米的黄牛规模化养殖场,目前前期建设工作基本完成,建成后可带动20余户贫困户脱贫致富。3年来,安晨辉积极联络澳门闽商会、省市扶贫办、省文化厅扶贫办、市海联会、市台联等国内外海内外人士和组织踊跃支持龙兴村扶贫工作,先后投入资金400余万元,升级村基础设施,建设文化娱乐场所,整修危旧房屋,极大改善了龙兴村的面貌。全村建档贫困户由2014年的364户1572人减少到现在的92户287人,人均收入由4000元增加到1.2万元。

  驻村以来,安晨辉始终把龙兴村农民的事情当作自己的事情来办。哪家村民孩子该上学了,哪家老牛要产牛犊了,全都熟记于心,及时提供帮助。当村民患病或遇到意外情况时,安晨辉和工作队总在第一时间伸出援手帮助化解难题。村民赵朋意外摔伤、赵桂清患病时,工作队主动帮助联系医院、送医治疗,并垫资提供住宿;村民张金榜食管破裂、肺气肿发病期间,工作队3天帮助筹款10余万元,使他得到及时救治,挽救了生命。村民自家种的农副产品卖不出去,安晨辉就拿到省城卖给熟人和朋友,利用微信推销。尤其是与黑龙江金农网合作进行线上销售,让农民的自有产品打开了市场和销路,熟悉安晨辉的朋友开玩笑地说她俨然是个商人。今年初以来,安晨辉带领工作队先后协调解决涉及农民切身利益的问题70多件,承诺事项兑现率达到95%以上。在工作队的帮助下,10余贫困户盖起了崭新的瓦房,通过养牛、养鸡等先后成为龙兴村的致富带头人。

  真心换来的是令人动容的真情。一次,听说安晨辉和工作队要回城里争取项目资金,30多位村民自发来到工作队院门口,带着自家产的土鸡蛋、茄子、花生、小米等,一个劲地往他们手里塞。那一刻,安晨辉和工作队员觉得手中的礼物是如此低调而奢华,承载着村民最真挚的情感、期待和厚望。

  为发挥基层党组织在精准扶贫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工作队开设了“党员微信学习讨论群”,及时更新转发中央和省市有关扶贫政策精神。开设了农民产业技能培训班,培训村民300余人次,实现79名贫困人口就业。

  3年来的驻村扶贫工作,安晨辉深深地体会到,当好一名扶贫干部,要有责任担当,重任面前不退缩。要有与农民同呼吸、共命运的深厚情感,吃农家的饭,讲农村的话,想农民的事。坚持扶心、扶志与产业扶贫、技能扶贫相结合,确保贫困农民不返贫、能致富。

责任编辑:李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