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日报7月13日讯 “七一”前夕,一场“重温誓词强党性,助力脱贫勇攻坚”的主题活动在密山市烈士陵园革命英雄纪念碑前举行,鸡西市公安局派驻密山市知一镇知一村驻村扶贫工作队和知一村全体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共30人面对党旗进行了庄严宣誓,一字一句,声声铿锵。知一村老党员赵明晶说,作为一名党员,我们有责任把党的好政策落实下去,在精准扶贫工作中我们看到了驻村工作队的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知一村是兴凯湖畔的一个贫困村庄,去年,鸡西市公安局选派三人组成的驻村扶贫工作队到这里帮扶。高岩任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兼第一书记,侯长江和吴丹宁为队员。高岩说,一年多的时间里,工作队关注村里的党建工作、项目扶贫、理念转换,在治安治理、交通、住房、医疗等方面入手,力求在整村退出基础上,让村子旧貌换新颜,让村民的腰包鼓起来。
一口同心井解决吃水难
走进知一村时天下着小雨,在驻村工作队驻地的路口,一块写有“警民同心井”的大石头十分抢眼。要说这口井的来历,67岁的村民李福臣最有发言权。李福臣伸出双手让记者看:“这两只手都是大骨节,这在我们村特别普遍,这都是水不行啊!工作队来了之后,逐户走访了解我们需要啥,我作为村民代表,当时就说了这一件事,把水帮俺们解决了吧。”
高岩介绍,知一村三里组的住户没有自来水,饮水都靠自家打的水井,深度大多在10米左右,水质极差。现在村里还留着一瓶吃上自来水之前的井水,水质污浊不清。“为解决三里组村民的饮水安全问题,我们积极协调,后来鸡西市公安局鸡冠分局筹集资金10万元,聘请鸡西108队为知一村三里组凿出一口111米深井,经检测,所有化验指标无一项超标,水质特优,三里组村民已全部开始饮用深井水了。”高岩说,在解决了村民的吃水问题之后,他们还为村民打了抗旱井和机井,今年干旱,这些井派上了大用处,一口抗旱井能满足100多亩地的灌溉需求。
一块试验田种出新思路
在知一村的耕地中,有一块稻田细看和旁边的田地秧苗长势有很大区别,这片稻子看着更高一些,颜色也更深一些,种这片试验田的是杨恩财,村里的致富带头人。队员侯长江告诉记者,这是“超敏蛋白复合酶——水稻跨区域种植推广应用试验示范田”。别看这一块试验田只有15亩,却是大有文章。侯长江说,今年年初,工作队积极与袁隆平院士北方工作站联系,得到大力支持,工作队自筹资金从省农科院五常水稻研究所、哈尔滨等地购优质种子和有机肥,在知一村建立绿色有机优质水稻试验田,目前育苗阶段长势良好,如果这项试验能成功,预计农民每亩水稻将增收200元。
在知一村一处山坡处,一片特色种植基地是工作队引导科学种植的另一个“试验田”。村民钟孝禹告诉记者,他承包了10多垧地,都是这样的山坡地,工作队组织的党员学习让他找到了种植思路。高岩说,为了发挥党员的示范带动作用,工作队多次组织党员到鸡西等地参观学习温室种植技术,不断鼓励党员发展观光农业。钟孝禹带头种植了60亩地的平榛,与大豆间作,每亩地预计可增收2000元。钟孝禹说:“今年春天,工作队推荐我种蓝莓,还帮我联系购买了500株秧苗,又免费给我提供了510株秧苗,你看,这蓝莓已经结果,可以拿到市面上出售了,今年在收回成本之外,能赚万元不成问题。”
全方位帮扶奏出美妙乐章
高岩说,按照鸡西市公安局党委要求,在驻村期间他们把公安工作带到村里去、带到百姓家里去。工作队积极联系,龙江网络投入30万元为知一村免费安装了安防监控系统,共设立监控点10个,电子监控30个,保证了村民基本安全。终端设备放置在知一镇会议室,可将各村安防系统连接在一起,变成指挥中心,还可以开视频会议。
鸡西市公安局在全局党员干部中开展扶贫帮困工作,边防支队为贫困户王金海建猪舍养猪,南山分局为贫困户吕宽联系承包土地,监管支队为贫困户张大有夫妇联系到鸡西监狱食堂工作,国保支队为李胜武女儿联系密山市一家饭店打工,恒山分局为闯秀霞儿子联系当大车司机,还有的党支部为村民铺设砂石路,组织医疗机构为村民义诊,在村里建“爱心超市”……高岩说,驻村的是我们三名队员,背后却是整个鸡西市公安局作为坚强的后盾。
村民们说,有了工作队,知一村道路畅通了,危房改建了,百米深井让他们吃上了安全水,村民有了干劲儿,奔小康有了劲头儿。高岩说,希望驻村的日子能给小村带来更好的变化,由表及里改变容颜,由内而外散发活力,展现出乡村新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