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地方新闻  >  齐齐哈尔
搜 索
龙江县“和牛”产业“领跑”脱贫攻坚
2018-07-17 08:57:34 来源:黑龙江日报  作者:李福山 姚建平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黑龙江日报7月17日讯 龙江县地处大兴安岭南麓连片特困地区,在脱贫攻坚战役中,独树一帜,把被誉为世界上最贵高档肉牛“龙江和牛”变身为“扶贫牛”,通过“扶贫牛”助力贫困户脱贫,依靠发展养殖反哺“和牛”产业,实现了“双赢”目标。经过两年的实践,到2017年末,龙江县已有322户通过饲养“扶贫牛”实现脱贫,龙江“和牛”成为龙江县产业扶贫第一功臣。

  “龙江和牛”变身“扶贫牛”

  一提起“龙江和牛”,人们立刻就会想到那是“高端肉牛”的代名词。而在今天的龙江县,“和牛”这牛中“贵族”已经走进了普通贫困户的家中,摇身一变成为他们脱贫致富的“扶贫牛”。

  自实施脱贫攻坚以来,龙江县把产业扶贫作为治本之策,强化政策扶持,创新扶贫模式,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大力发展高端肉牛产业。鉴于和牛改良效益高、无风险的实际,为促进和牛产业发展,助力精准扶贫工程,从2016年起,龙江县委县政府实施肉牛产业扶贫工程,创建了“四种扶贫模式”,通过贫困户与龙江元盛公司签订和牛改良协议,实行“扶贫牛全改良、改良牛全回收、回收牛全高价”的完整配套扶贫措施,实现脱贫攻坚与主导产业发展双赢目标。2016—2017年,全县参与和牛改良养殖贫困户1703户,购买肉牛3253头。截至2018年4月末,共产犊1100头,实现销售495头,贫困户每售出一头牛犊纯收入达到5000元以上,取得了良好的扶贫效果。

  裴志文是杏山镇前六九村的贫困户,家中2口人,购买了2头扶贫牛,已产犊交售2头,收入18460元。哈拉海乡红旗村贫困户李宝河,家中3口人,购买了2头扶贫牛,已产犊交售3头,收入21396元。据测算,龙江县每个贫困户购买2头牛,三年内可交售犊牛4头,每头收入8000元,去掉成本费用3000元,收入2万元。

  “产业+扶贫”互补“双赢”

  作为龙江县“和牛”扶贫主体的龙江元盛公司,是一家台商独资企业,在龙江县投资建立4家子公司,累计投资超过8亿元。其中,龙江元盛雪牛分公司建于2012年4月,位于哈拉海乡东兴村,总投资4.2亿元,占地面积60.6万平方米。

  元盛公司于2012年、2013年从新西兰、澳大利亚分两批共引进纯种和牛3000头。龙江县引进“和牛”,填补了国内规模引进纯种和牛生产的空白,从此打破了中国高档肥牛国外产品一统天下的局面。据了解,公司生产的和牛等高端牛肉,在市场上一斤最高能卖到2500元,高档肉牛产业优势明显、链条完整、群众认可度高。

  2016年,龙江县依托元盛公司作为龙头企业,启动实施肉牛养殖产业扶贫项目,先后出台了系列扶持政策,强力推进,通过产业建设带动扶贫,以扶贫攻坚促产业发展。

  高档肉牛产业扶贫主要内容是:见犊补母政策、奖励改良员政策、贫困户交牛价格上浮政策及奖励政策。贫困户自愿参与肉牛养殖,购买2头肉牛基础母牛,县财政定额补助3000元/头。贫困户与村委会、元盛公司分别签订协议,县政府免费提供优质和牛冻精,贫困户开展高档肉牛(和牛)改良,元盛公司回收6月龄改良犊牛,价格按高于市场价格20%进行收购。其中,对确认建档立卡贫困户的犊牛,每公斤收购价格再上浮0.5元,这样农户每交售一头改良和牛,可收入8000元,纯收入4000—5000元,比饲养普通肉牛多增加收入2000元以上。

  据统计,2016—2017年县财政共投入高档肉牛产业专项扶持资金2600万元。通过这种扶贫模式,实现了企业发展、贫困户受益、财政增税的多赢目标。

  龙江县在实施高档肉牛产业扶贫项目过程中,还确定了“国有资产+龙头企业合作经营”模式。龙江县现代化牧业示范场总投资6500万元,其中政府投入固定资产1500万元,元盛公司投资5000万元,利用扶贫贷款300万元。牧场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每年按利润的30%进行分红,保底分红60万元。目前,牧场入栏纯种和牛500头,预计每年可实现纯利润200万元。龙江县哈拉海乡可分红60万元,带动贫困户500户,户年均增收1200元。

  随着“和牛”产业扶贫工作的深入,元盛公司也获得了长足发展,2017年屠宰肉牛5万头,上缴税金2000万元,累计改良和牛10万头,在齐齐哈尔市之外的5个县(市)建立了和牛改良养殖基地。

  2018年,龙江县继续实施肉牛产业扶贫工程,再启动贫困户2000户,购入肉牛基础母牛4000头,财政投入资金1200万元。

  “扶贫牛”带来脱贫新希望

  贫困,“贫”在产业,“困”在发展。为了扎实推进扶贫攻坚工程,龙江县委县政府依托元盛公司作为龙头企业,以发展高档肉牛产业为切入点,全面推进以高档肉牛产业为重点的畜牧产业扶贫工作,既要扶贫,更要扶志,不仅让贫困户充分享受到了产业发展的成果,更激发了他们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

  龙江县哈拉海乡西里村农民52岁的龙双山,妻子患有智障,无劳动能力。前两年,龙双山单身的哥哥患上肺癌,他帮着看病,花掉了所有积蓄,并欠了不少外债。

  2016年5月底,西里村村委会和龙双山签订肉牛养殖产业扶贫项目协议书,龙双山又和龙江元盛公司签订龙江和牛改良协议书。县、乡两级共补助1万元,他自筹6000元,购买了2头母牛,这2头母牛经过改良,2017年7月产下犊牛,产下的改良犊牛饲养6个月后,卖给了龙江元盛公司,收入1.8万元。如今,龙双山精气神十足,不但要脱贫,更要致富,他开始拒绝各种馈赠,因为他相信党的好政策,他要靠双手劳动,把“扶贫牛”变成“发财牛”。

  龙江镇贫困户曹彦红,因病欠下10多万元的债务,2016年得到县乡村1万元的资助,又自筹6000元购买了2头奶牛。2017年2头奶牛分别产了牛犊,半年后,牛犊出售获得近2万元的收入。曹彦红说:“这些奶牛使我的生活重新燃起了希望。”

  “好风凭借力,扬帆正当时”,两年来,龙江县坚持把产业作为实现脱贫目标的治本之策,以“扶贫牛”为突破口,因地制宜、因户施策,精准实施,谋划长远增收渠道,引导贫困户主动脱贫,带给贫困户的不仅是安心和信心,让脱贫之路愈加顺畅,全面增强了扶贫攻坚的内生动力。

责任编辑:李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