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政务·政策  >  政务
搜 索
压实责任不松劲驰而不息奔小康 访望奎县委书记单伟红
2018-09-14 08:57:16 来源:黑龙江日报  作者:侯良 董新英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极光新闻

  黑龙江日报9月14日讯 日前,经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组织第三方评估机构的专项评估检查,得出结论,望奎县符合退出条件,实现脱贫摘帽。

  2017年,望奎县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9973户25576人,现已脱贫8277户21664人,未脱贫1696户3912人,贫困发生率降到1.02%;34个贫困村全部出列——从这一组数据可以看出,作为我省第一批摘帽的国贫县之一,望奎县的脱贫之路并不轻松。作为成功突围的第一批脱贫县,望奎县紧紧抓牢产业扶贫这根主线,为贫困群众增收筑牢根基。

  日前,记者来到望奎县采访,县委书记单伟红正在火箭镇调研扶贫产业。单伟红坦言,望奎县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的贫困时期。自实施精准脱贫攻坚以来,望奎县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委部署要求,举全县之力、集全民之智,向脱贫攻坚发起了全面总攻。单伟红说,回顾这几年来的工作历程,此次实现脱贫摘帽,是望奎人攻坚克难的干劲、不甘人后的心劲、敢打硬仗的拼劲的展现,在这个过程中提振了党员干部的精气神、汇聚了干群合力、维护了望奎的形象。作为第一批摘帽的国贫县,望奎人清醒地认识到,脱贫摘帽只是在全面奔小康的路上迈出了第一步,如何使贫困县向经济发展、全面富裕迈进,还要有更长的路要走。眼下不但不能思想上松劲,还要“上满弦”,因为肩上的担子更重了,责任更大了。

  谈到望奎县的脱贫经验,单伟红说,扶贫真正扶到根上,关键是提高贫困群众的自我发展能力,让贫困户找到赚钱的门路,掌握脱贫致富的本领。单伟红介绍,望奎县按照“因地制宜,因户施策,突出特色,典型带动,整村推进”的总体思路,以特色种植、规模养殖、转移就业、企业带动等形式为重点,在“点”上坚持精准到户,在“面”上坚持整村带动,推行了“六种模式十六种类型”产业扶贫模式,把“输血”逐步转化为“造血”,为贫困群众持续稳定增收脱贫奠定了长效基础,走出了一条脱贫致富的新路子。望奎县脱贫的8277户每户至少有1~2项脱贫产业,实现了“村村有主导产业”“户户有增收门路”。

  单伟红介绍,望奎县的六种模式为:龙头企业带动模式、合作组织帮带模式、结构调整促动模式、新兴产业辐射模式、安置就业增收模式和村级组织主导模式。以龙头企业带动模式为例,望奎县有22户企业实行了这种产业扶贫模式,带动贫困户3624户,并带动形成了特色种养村屯276个。其中“龙头企业+致富带头人+金融机构+农户”模式,则是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致富带头人牵动,贫困户参与,金融机构提供贷款保障。

  单伟红说,望奎县以市场为导向,鼓励支持农户大力发展高效作物,向结构调整要效益。整合要素资源,吸引市场活力强、发展空间广、政策支持力度大的新兴产业向扶贫领域倾斜,拓宽贫困户增收渠道。通过光伏产业、电商引带、景区吸纳、田园体验等四种增收模式,通过企业务工、政策用工、就地就业三种类型安置贫困群众就业。据统计,全县共有875名贫困人口在企业务工,人均年收入1.8万元。为475名贫困人口提供务工岗位,人均年收入2.8万元。原东郊镇党委书记李亚文组织119户贫困户以地入股,参与龙薯联社经营,并安排96名贫困户劳动力作为长期雇工、259名贫困户劳动力作为临时用工,户均增收都在1.2万元以上。特别是组织110名贫困户劳动力到广东湛江参与“北薯南种”,户均增收3.5万元。

  近日,单伟红主持召开了又一次扶贫会议,接着就奔赴上海洽谈招商事宜。她说,脱贫攻坚是一项政治任务,更是一项民生工程。作为第一批脱贫摘帽的国家级贫困县,要稳扎稳打推进脱贫攻坚工作,有勇气去实现脱贫摘帽,更要有责任感在摘帽之后把各项工作做好、做扎实。下一步望奎县将压实责任不松劲、精准对标抓整改、强力攻坚扩战果、落靠政策强保障。不忘初心、驰而不息、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奔小康再启程,交出让人民更满意的答卷,这是望奎县人民群众的希冀。

责任编辑:李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