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政务·政策  >  政务
搜 索
中国一重职工:我们与总书记面对面
2018-10-03 10:01:00 来源:东北网  作者:王忠岩 杨帆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极光新闻

  东北网10月3日讯(记者 王忠岩 杨帆)9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齐齐哈尔的中国一重集团,先后走进轧电制造厂车间、水压锻造车间,察看企业生产情况,语重心长地指出,我们必须坚持走自力更生的道路。中国要发展,最终要靠自己。考察过程中,总书记与企业的干部和生产一线员工亲切交谈,了解生产生活情况,并提出了殷切期望。

  近日,东北网记者来到“一重”,与员工们一起分享那难忘的一个个瞬间,感受党和国家领导人亲切关怀。

  “一重”父子兵:父亲羡慕儿子“有福气”

桂玉松向记者讲述“中国一重父与子”的故事。

  “9月26日,我在一重见到习近平总书记这件事在亲戚朋友中传开,同是一重老职工的父亲和弟弟都很羡慕我,夸我‘有福气’!”9月27日,在中国一重重型装备事业部轧电制造厂,工人桂玉松高兴地说到。

一重轧电制造厂党员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一重视察时重要讲话精神专题学习会。

  “总书记来的那天,我站在欢迎队伍的第一排,近距离地聆听了总书记的讲话,非常亲切,备受鼓舞。”桂玉松说,他的父亲桂成祯也是一重职工,18岁入厂工作直到退休,今年73岁了,40多年工龄的“老一重人”对厂子有着特殊情节。打桂玉松记事儿起常听父亲说起工厂里的故事,高中毕业他选择到中国一重技师学院学习,如今,43岁的他也已在厂一线工作24年。桂玉松常将生产中遇到的问题与父亲交流,在“家师”的帮助下他进行了多项创新。

一重轧电制造厂车间24小时生产。

  在中国一重重型装备事业部轧电制造厂,桂玉松操作着全厂最大的机台,机台可承载重量320万吨,可加工18米深的活件。将钢材做出想要的形状,就需要一把“好刀”,可刀具经常坏掉,针对生产中的这个问题,他先后通过创新加工辅具及加工方法,实现水轮机大轴内孔的加工效率提高3倍,从一天24小时加工0.1米深到8小时就能加工4.7米,真正解决了水轮机大轴内孔加工的生产瓶颈,也为以后同类产品内孔优质高效加工奠定了基础。

  “作为一名一线职工、市劳动模范,我将用实际行动去贯彻落实总书记的讲话精神,苦练内功、不断创新,发挥大国工匠的模范带头作用,用科技创新来破解生产加工的瓶颈,为实现中国一重全面振兴和高质量发展奋勇拼搏。”桂玉松说。

  孙继刚:“见了总书记,工作更有紧迫感!”

铸锻钢事业部水压机锻造厂。

  走进中国一重铸锻钢事业部水压机锻造厂车间,通红的百万吨钢材将人烤得火辣辣。而铸造件在锻造过程中的吊运需要天车工精准的操控,时间的把握直接影响质量和效率。9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一重视察时,在欢迎的人群中,有一位是刚刚在岗位上完成了自己的工作的孙继刚,脸上还挂着汗珠儿。

孙继刚在操作重型机械。
取件、锻造,需要孙继刚完成。

  “要为总书记演示水压机的锻造过程,深感光荣,尽管这项工作我做了25年,还是很紧张;可是这样就错过了与总书记见面的机会,心想快点取完件,回到队伍里见总书记。幸运的是,我完成工作后如愿以偿。”孙继刚骄傲地说。“听了总书记的讲话,我有着一种强烈的紧迫感,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精益求精,不断创新,为一重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80后小伙儿的幸福时刻:总书记就像亲人一样

中国一重轧电制造厂。

  9月27日,东北网记者见到了与总书记交流的一线职工王宏祺。

王宏祺。

  走进中国一重厂区,十米高的厂房让进来的人们顿时觉得自己很渺小,几十米直径的大机件、几百万吨的重型机械用它庞大的身躯诉说着国之威严。在习近平总书记第一个来到的轧电制造厂车间,3号工作台重装事业部轧电分厂重点设备400吨机床前的主技工王宏祺正在测量活件尺寸,看到总书记走了过来,他连忙从三米高的工作台上走了下来。“当我握住总书记手的那一刻,我真是太激动了,不敢相信这是真的!”王宏祺幸福地说。

一重轧电制造厂车间王宏祺在工作。

  总书记亲切地问他是不是本地人、收入多少、进厂多少年了、在哪毕业等情况。王宏祺说:总书记给我的感觉就像亲人一样,非常和蔼。我抑制住激动的心情,逐一做了回答“我是土生土长的齐齐哈尔人,2007年在中国一重技师学院毕业至今在厂工作11年……”当得知我的工资为每月约8200元时,他马上询问是最高的工资吗?当时在一旁的我们刘董事长告诉总书记,不是最高的,还有更高的,他的工资基本处于中高偏上。总书记还问我正在加工的产品是什么。我说,这是为东方汽轮机厂生产的联合转子加工轴径部分。总书记听后点点头,并勉励我在岗位上取得更好的成绩。”

  “这次见到总书记,让我真切地感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对重工行业的关注、对高技能人才的重视。如今我们一重虽已脱困实现了浴火重生,但要做的工作还很多。我们要加强学习,不断提升自己,为中国的装备制造业腾飞建功立业。就像总书记曾说过的那样,时代机遇只会眷顾有准备的人。”王宏祺信心满满地说。

  一重首席技能大师刘伯鸣:书记说我是“有功之臣”

大国重器展示。

  “我就是在这几台机器前给总书记介绍的,也是代表一重劳模第一个与总书记握手的。”9月27日,记者在中国一重五台巨型“钢铁巨人”前见到了9月26日为习近平总书记介绍重型机械的中国一重集团有限公司水压机锻造厂副厂长、首席技能大师刘伯鸣。回忆起当天的场景,他依旧难掩那份兴奋与喜悦。

一重首席技能大师刘伯鸣。

  “习总书记微笑着从厂房步出,我快步过去迎接,紧紧握住他的手。我说,总书记您好,我叫刘伯鸣,是您刚刚看到的这台15000吨自由锻造水压机上的操作手,是黑龙江省模范、黑龙江省优秀共产党员,在这台设备上整整工作了28年。”此时,我们董事长刘明忠在一旁介绍说,刘伯鸣是中国一重集团的首席技能大师。

  刘伯鸣接着向习总书记汇报:总书记,刚刚您背后的所有核电产品都出自我和我的团队之手,很多产品已经由“并跑”变为了“领跑”,提升了国际竞争力,赢得了国际话语权!总书记听后深切地说到:“你是一重的有功之臣。”

  “听了总书记的讲话,内心十分振奋,总书记强调做大做强实体经济,我很受触动。在今后工作中,我将以总书记的讲话为引领,大家集思广益,为一重打赢‘三大攻坚战’、实现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刘伯鸣激动地说。

责任编辑:李玥

【专题】牢记总书记嘱托 振兴发展谱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