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地方新闻  >  七台河
搜 索
红光村的“山乡巨变”
2018-10-08 16:49:52 来源:东北网  作者:张洪新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极光新闻

  改革开放以来,黑龙江省七台河市新兴区红旗镇红光村村民在党的富民政策指引下,依靠电力等基础行业支持,全村上下齐心合力,由一穷二白的贫困村成为远近闻名的“省级示范村”,历经40年发展,实现了“山乡巨变”。

  电足了生活有奔头

  秋高气爽时节,我们走进红光村,一排排整齐划一的红顶砖瓦房,10余栋高高耸立的农民公寓楼,平整的通村公路,在绿树繁花的掩映下,美丽乡村新景象近在眼前。

  在村文化广场上,老人们三五成群的聚在一起聊天、下棋、打扑克,热辣辣的秧歌扭出了村民们的精气神儿。65岁的贾庆春刚下了棋局,我们迎上去与他攀谈起来。贾大爷是村里的老党员,早些年在村里当过电工。说起红光村这些年的新变化,贾大爷感慨万千。

  从1965年建村到2002年,村里人走的是泥土路,一下雨就拔不出脚来,住的是土坯房,破烂不堪,用的是东风煤矿的电,电压不稳,经常限电,赶上煤矿用电高峰,村里每天有电的时间只有3个小时,还是晚上10点后才来电。别提家用电器了,就是照明也保证不了几个小时。用贾大爷的话说,那时候,电是“稀罕物”,家家都得备着蜡烛。

  2002年,七台河农电公司(2009年后隶属国网七台河供电公司管辖)新兴供电所正式建立,红光村开始用上了农网电,用电质量逐步得到改善。

  “刚开始用农网电的时候,村里只有1台180千伏安的老旧变压器,供电半径超过500米,电线都是裸铝导线,一用大点功率的电器就跳闸,电压低,还不稳定,那时调压器是村里家家必备的电器。”贾庆春说。

  从1999年开始,七台河农电公司分三期进行了农网改造,红光村的供电质量得到了明显提升。经过10余年的农网改造,红光村更换了200千伏安和100千伏安的S13新型变压器,架设高压线16公里,组立水泥杆220基,铺设低压线路9.8公里,组立低压杆196基,裸铝导线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线路绝缘化率实现了100%。

  电力足了,村民生活发生了翻天复地的变化,“现在,24小时不停电了,谁家遇到个用电困难,打个电话,供电所马上就派人上门修理,电视、冰箱、洗衣机、空调......这些个电器随便用,我们的日子也跟城里人一样享受着哩。”贾庆春说起现在的日子,脸上的皱纹都笑开了花。

  电给力致富劲更足

  1978年,改革开放初期,红光村还是个贫困村,那时村民以种植玉米和饲养家禽(畜)为主要经济来源,村民人均年收入不足1000元。在党的富民政策带动下,乘着新农村建设和农网改造的东风,2018年,村民年人均收入达到15000元,村集体年收入达到300余万。

  “我们村有现在的发展,充足的电力起了重要的作用,经过3期农网改造,我们村的用电质量大幅提升,我们依托充足的电力办起了彩砖厂,新建了38栋蔬菜大棚,增加了村集体的收入,拓宽了村民的致富路。”红光村村支书姜长宽说。

  1999至2018年,七台河农电公司推进农网升级改造系列工程,全面助力新农村建设再上新台阶。农网升级改造工程累计投资16834.65万元。新建110千伏变电站4座,110千伏输电线路41.183千米;35千伏变电所2座,35千伏输电线路25.031千米;建设与改造10千伏线路592.913千米;更换高耗能变压器314台,总容量32970千伏安;低压台区改造62个,低压线路改造122.282千米;户表下杆改造16128块,更换电表4202块;架设光缆15千米,新建0.4千伏线路11.998千米,通电机井91眼。

  2013年,村办彩砖厂需要安装1台100千伏的变电器,“我们找到了新兴供电所,所长二话没说,带着供电所职工仅用2天就完成了变压器安装送电,厂里每次遇到用电困难,打个电话,供电所员工马上就来帮忙修理,用电无忧,我们办企业心里就有底。”彩砖厂厂长王忠波说。目前,村办彩砖厂实现年产值100余万元,安排村民就业60余人。

  近年来,红光村外出打工的人少了,觉得村里大有可为的能人多了,种玉米、种蔬菜大棚、开果园、开办农家乐......村民致富的劲头一年比一年高,村民的日子也是“芝麻开花节节高”。

  现在的红光村有1100户居民,总人口3508人,居民总用电负荷达到2470千伏安,住着由国家统一修建新型砖瓦房204户,新建农民公寓楼15栋,全村95%以上的村民收入达到小康水平,2011年,被评为“省级示范村”,成为名符其实的富裕村、幸福村。

责任编辑:杨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