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2月2日讯(记者 侯巍) 进入冬季,北方很多地方进入了冬闲季节。满洲里口岸,随着中俄贸易额逐年攀升,货运量增加,口岸变得异常繁忙热闹。11月27日,在哈局满洲里站装卸车间化肥换装厂,主任货运员景泉和他同事正对前一天进站的俄罗斯化肥列车进行换装,从一列车箱的散装化肥到装成袋,经传送带到中国的货运车箱内,再发往中国全国各地,换装进入了半自动化时代。

满洲里是一座因铁路而兴的城市,满洲里火车站地处中俄蒙三国交界处,是中国最大的铁路口岸。中俄铁路轨距不同,要实现国际联运,就需要在满洲里铁路车站进行换装作业,将俄罗斯车体内货物通过设备、人力、机具等方式将货物位移到中国车体内。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中苏贸易贸易额逐年攀升,满洲里铁路口岸迎来了第一个发展机遇期。2013年9月,第一列“苏满欧”中欧班列经由满洲里出境,截至2018年9月进出口中欧班列已达2600列。在众多进口货物当中,化肥是运量较大的品种之一。从1988年到2018年,30年间,换装工作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以前化肥换装靠人工装卸,手工称量进行灌装,15-18人花六小时换一车,一昼夜换装量最高才能完成20多车。现在,满洲里站引入先进的化肥换装设备,7、8个人两小时就换一车,20车化肥仅三、四个小时就可以完成。”景泉向记者介绍,肩背人扛的人力时代过去了,现在换装效率和能力大大提高,年换装能力从6万吨达到200万吨每年。不仅设备更新换代,增加了吸尘设施和排尘设施,工人的工作环境也得到了很大改善。
责任编辑:张广义
图片新闻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