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报1月9日讯 每件事都有部门负责,一件事只在一级办理;城市管理、市场监管等领域执法力量下沉到街镇;中央大街、中华巴洛克、花园街整体改造;新建国际冰雪运动中心、会展中心、少年宫、市妇儿医疗中心……《政府工作报告》中抛出的一个个新举措,与市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更勾勒出冰城2019年发展新图景。
2019目标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5%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3.5%
关键词 营商
一件事只在一级办理执法力量下沉到街镇
今年,哈市探索“容缺审批”和重点发展区域环评能评安评统筹新机制;优化各级职能权责配置,动态管理下放事权,解决多头管理、上下交叉、管理空白等问题,实现每件事都有部门负责,一件事只在一级办理;推动城市管理、市场监管等领域执法力量下沉到街镇,逐项明确具体情形的行政裁量标准和办结时限。鼓励采取更多措施建立承诺制,加大对失信人的联合惩戒力度,依法兑现政府承诺。
建设东北地区民营经济发展改革示范城市,建立与民营企业对话沟通常态机制,坚持定期通报、征求意见、专题会议、走访调研、联络直通、定向培训六项制度,零障碍、高效率为民营企业提供精准服务。
关键词 国企改革
市属国企闲置不动产配置到服务业等领域
哈市鼓励国企管理层和骨干员工持股、具备条件的企业进入资本市场融资。完善市属国企现代企业制度,抓好董事会建设和市场化选聘职业经理人。将市属国企闲置不动产和商业区、大学等周边机关事业办公用房,配置到工业、服务业和创业孵化等能够产生效益的领域。
关键词 中国饭碗
粮食产能在300亿斤以上支持农村客运带货配送
今年,哈市新建高标准农田70万亩以上,粮食产能稳定在300亿斤以上,为端牢中国饭碗做出贡献。扩大杂粮杂豆蔬菜等经济作物种植;提高生猪养殖加工产业链延伸水平。加快五常大米等域内独特地理标识品牌体系建设。
对接国内一二线城市中高端消费市场,推进直供直销基地建设,构建种植加工销售均衡受益的利益分配机制;推广私人定制、互联网众筹等营销新模式,开展“交邮合作”,支持农村客运带货配送,解决农村电商“最后一公里”问题。推动绿色农产品种植、精深加工和乡村旅游等三次产业融合发展。
关键词 智慧城市
年内建成首批十大云平台 建国家级大数据创新创业基地
哈市年内建成首批十大云平台,并面向社会推出一批智能生产、智慧管理、智享生活等领域的应用需求。建设国家级大数据创新创业基地。建立企业诊断中心,支持引导科研单位和企业组建中俄等中外联合技术创新中心。
加大财政支持,鼓励校所科技人员和大学毕业生围绕市场需求领办创办科技企业。全年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1000户,高新技术企业150家以上。建设人社云平台,引进一批国内外知名人力资源服务企业。
关键词 旅游
建世界顶级冰雪主题乐园 完善先行赔付机制
夏季旅游:重点突出生态之城、音乐之城、时尚之城、历史文化名城题材,提升高雅艺术、山林穿越、电子竞技、汽车营地、南病北治、生态观光养生等旅游供给能力和水平,打造全国一流避暑胜地。
冰雪旅游:启动规划建设世界顶级冰雪主题乐园和大亚布力景区,面向长三角、珠三角、东南亚等地区开展针对性市场营销,打造全国及国际地区性冰雪旅游首选目的地。
系统推进中央大街、中华巴洛克、花园街等历史街区整体性改造建设及业态布局,持续推出一批吃住行游购娱特色旅游产品和新业态,探索建设旅游康养体系,进一步发展城市夜经济。依托文化旅游云平台建设,强化旅游市场监管和服务,完善“先行赔付”等机制。
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地区生产总值同步增长
关键词 对外开放
扩大俄罗斯商品进口哈欧班列常态化运营
加强对俄经贸、农业等多领城合作,协力推进哈欧、哈俄班列和哈绥俄亚陆海联运通道常态化运营,扩大俄罗斯商品进口。加强与日韩及东南亚在食品加工、旅游等领域交流合作,加大对欧美等国家和地区招商引资、技术合作力度,推动开通哈尔滨至安克雷奇货运航线。
加速综保区与内陆港一体化进程,探索一区多园模式,力争取得食用水生动物、肉类、整车进口等口岸功能。配合做好机场二期扩建工作,保障第二跑道开工建设。
推动哈(哈尔滨)长(长春)城市群规划衔接,落实协同发展合作框架协议,促进两市务实合作实现新突破。
关键词 生态
餐厨垃圾无害化处理主城区全覆盖
今年,哈市通过压块、翻埋还田、生物质热电联产等方式,有效探索秸秆综合利用路径。
重点推进阿什河、何家沟、马家沟、信义沟、银水湾等城区水系综合治理,进一步根治城市黑臭水体。加快推进22个重点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
着力解决城区垃圾围城问题,启动实施玉泉固废综合处理园区和松北呼兰、双城、双琦等垃圾焚烧厂新建和扩建工程,推进向阳、月亮湾、哈东地区等垃圾场存量垃圾治理,开展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创建和袋装直运试点,整治城区废品回收站无序乱象,建设废旧家电回收分解中心,餐厨垃圾集中收运无害化处理实现主城区全覆盖、医疗垃圾实现城乡全覆盖,城区生活垃圾无害化日处理能力提高到5000吨以上。
围绕争创国家园林城市,持续推进沿街补绿、拆墙透绿、景区扩绿,城区新植树木3.5万株,植树造林7万亩。建设环保云平台,全面提升污染防治和环境保护智能化管理水平。
关键词 哈尔滨新区
引进一批企业总部 规划建新区师大附中
立足打造“龙江特区”,支持新区复制自贸区经验,深化区街管理一体化改革,努力实现居民办事不出街、企业办事不出区。
充分盘活成熟地块和闲置楼宇,着力引进一批金融机构、企业总部、众创空间和高新技术企业,争取更多国家和省重点实验室、重点产业项目、中外联合技术创新中心落户新区。
加快建设哈尔滨松北(深圳龙岗)科技创新产业园。启动新区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谋划启动建设国际冰雪运动中心、会展中心和文化艺术城项目,规划建设新区师大附中学校、新区市少年宫,加快建设市妇儿医疗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