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月29日讯(记者 霍枭涵)近日,黑龙江省自然资源厅全系统工作会议在哈尔滨召开。记者获悉,2019年,我省将加快建立完善自然资源管理制度体系,全面深化自然资源领域改革,掌控自然资源家底,实现自然资源系统深度融合。
强化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
按照“宁要数据真实性、不要虚假的前后一致性”原则,先确定客观真实性,再分析合理性,形成一张真实的现状图,扎实推进第三次国土调查;落实“一网、一门、一次”改革要求,对不动产登记全流程进行再优化,大力推进信息、流程和人员“三集成”,积极推进“互联网+不动产登记”;探索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的实现形式,研究编制行使所有权的资源清单和空间范围,探索建立委托市级行使所有权清单和管理制度,实施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清查统计制度;落实土地、矿产、森林、草原等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加快自然资源市场建设,逐步纳入公共资源交易平台。
加强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生态保护修复
推进“多规合一”编制国土空间规划,成立国土空间规划委员会,全面启动省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同步推进市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因地制宜开展乡镇国土空间规划和村庄规划编制。建立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政策、运行和监管体系,整合各类用途管制依据,优化用途转用行政审批、行政许可程序,制定全域全类型的用途管制规则。启动编制全省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总体规划和相关专项规划,加强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深入开展自然保护区内矿权清理退出专项行动,确保2020年全面完成矿权退出工作。
落实最严格耕地保护和节约用地制度
对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成果进行全面核实,梳理划定不实、补划不足等问题清单,分类处置整改;落实“增存挂钩”制度,加大闲置土地和批而未供土地清理力度;完善土地征收和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配套制度,配合农业农村部门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
不断拓展地质勘查开发服务领域
按照“生态优先、保护优先”的原则,研究编制地质勘查规划,制定矿产地储备区域指南;推进矿产资源优势转化,强化矿产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优化地质工作结构,拓展培育农业地质、城市地质、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灾害地质等地勘市场;建立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体系,制定地质灾害治理工作方案,强化地质灾害防控和风险排查,提高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和信息化水平。
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
建立“百大项目”用地服务监测机制,实行重大项目用地台账管理,超前介入,跟踪调度,多亮“绿灯”,少亮“红灯”,完成一个销号一个;委托哈尔滨等7个城市行使省级用地审批权限。精简矿业权审批事项,建立矿地一体化联合审批机制;着力加强基层执法队伍建设,探索以问题为导向的指挥反应机制,强化执法重心下沉,探索设立有奖举报基金,发动广大群众开展联防联控;开展自然资源“法治建设年”活动,制定自然资源行政程序规定,强化事中事后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