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黑龙江日报3月4日讯 2018年,我省再次提高城乡低保标准,实现城乡低保标准“十二连增”。
近年来,我省不断加大民生保障投入,低保和特困供养标准提高幅度较大。从2012年开始,我省城市低保标准年均增长12.1%,农村低保标准年均增长18.1%,农村特困集中供养标准年均增长22.6%;农村特困分散供养标准年均增长21.2%。2018年我省再次提标后惠及全省197.7万城乡困难群众。提标后,我省城市低保标准在全国排第15位,农村低保标准在全国排第22位。
自2018年1月1日起,全省城市低保标准由每人每月540元提高到556元,将农村低保标准由每人每年3780元提高到3900元,将城市特困集中供养标准由每人每年14520元提高到15420元,分散供养标准由每人每年10164元提高到10800元,将农村特困集中供养标准由每人每年7548元提高到8424元,分散供养标准由每人每年5280元提高到5892元。
全省各级民政部门以困难群众需求为导向,不断推进社会救助体系加快转型升级和完善优化,着力构建社会救助兜底保障大救助体系,助力推动脱贫攻坚和国企深化改革,进一步完善“9+1+ N”综合救助体系,深入推进农村低保与脱贫攻坚精准衔接,有效落实特困供养和临时救助制度,着力强化下一阶段城乡低保规范管理“六精准”和农村低保专项治理工作,织密扎牢民生兜底保障防线,切实维护好困难群众的切身利益。
责任编辑:李玥
图片新闻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