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黑龙江日报3月4日讯 他在奔跑,追逐着重振国企雄风的梦想,内心激荡着推动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滚滚热浪;
他在奔跑,和8000余名干部职工一起,承载着挺起民族工业脊梁的时代担当。
他是我省全国政协委员刘明忠。
“中国一重在解放思想、深化改革上下功夫,通过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切实转变发展观念,改进工作作风,推动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刘明忠委员表示。
2016年5月,刘明忠就任中国一重董事长、党委书记之后,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加强党的建设,全力打好市场牌、改革牌、创新牌,其中最大的改革就是机构瘦身健体,全员竞聘上岗。自此,老牌国企中国一重走上了改革之路,也迈上了发展的上坡路——2017年,企业成功实现扭亏为盈。今年元月,中国一重实现“开门红”。
刘明忠此次赴京履职,他的故事却更多地写在了一重的车间里,写在了干部职工的心槛上。刘明忠说,各级领导干部,在开展各项工作中,要经常问一问自己有没有追求一流的境界、有没有迎难而上的担当、有没有一抓到底的激情、有没有常抓不懈的执着。要在不断提升精神思想格局的基础上,深入思考如何制订好发展改革党建路线图,如何加强党的领导、加强班子建设,如何改革创新和自主创新,如何提高管理水平。他建议,在党管干部原则前提下,进一步深化“市场化选聘、契约化管理、差异化薪酬、市场化退出”机制,在国有企业广泛推广运用。
中国一重找到了走出困境、走向振兴的金钥匙,喜讯频频传来。近年来完成了23个重大技术攻关,解决了核电、石化装备“卡脖子”问题,有3项产品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有1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而就在2月24日,中国一重承制的中石化茂名石化年产260万吨渣油加氢装置三台2270吨锻焊浆态床反应器,完成现场组焊,该设备高62米、直径5米、单重2270吨,这不仅是中国首台(套)浆态床反应器,也是目前现场组焊完成的世界最大锻焊加氢反应器,标志着我国超大吨位石化装备现场制造技术再次领跑国际,彰显了“大国重器”的实力。
奋进无止境。刘明忠说,我国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迎来了重要发展机遇,并取得长足进步,但由于缺乏行业共性技术研发创新平台,严重制约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突破。他建议加强对我国重大技术装备行业创新能力整合,在国家层面推动由专业领域重大技术装备制造领军企业等牵头,尽快组建若干国家级技术创新中心(平台),全面提升重大技术装备对国民经济发展支撑力,增强我国重大技术装备全球话语权,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