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政务·政策  >  政务
搜 索
我省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建议提案摘编
2019-03-12 10:35:45 来源:黑龙江日报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极光新闻

  孙东生委员:加强高寒边境地区医疗卫生队伍建设

  高寒边境地区承担着稳边固边的重任,加强医疗卫生队伍建设是巩固边疆稳定和国土安全的重要保障之一。受自然条件、社会经济发展等各种因素的影响,高寒边境地区医疗卫生人员不足、人才流失、人才断层的现象日趋严重,基层医疗卫生技术力量、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不足,医疗卫生队伍建设滞后。

  建议:1.进一步提高医疗卫生人员待遇。改善医疗卫生基本条件,提高医务人员的工资标准和薪酬补助津贴。2.加大医疗卫生人才培养力度。设置专项资金,用于边境地区医疗卫生人员培训。加大对边境地区医疗卫生人员全科医生转岗培训扶持力度,在职称晋升上给予照顾。3.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国家全科医生特岗项目向边境地区倾斜,根据各地经济发展状况适当增加补助标准。加大为高寒边境地区培养订单定向专科学学生力度,订单定向医学生按协议就业后,在住房、生活等方面做好安居保障。4.建立对口支援制度。统一组织全国三甲医院派出管理和技术骨干,挂职担任边境县医院的业务院长或科主任,提升边境地区医院的管理水平和业务能力。

  赵雨森委员:进一步完善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机制

  实施生态补偿制度后,对我国生态保护和生态建设事业的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但是在生态补偿实践工作中仍存在一些问题,急需对生态补偿制度进一步完善。

  建议:

  1.研究实践生态补偿机制的多样化。从长远来看,现金补偿不能完全有效地改善受偿者的生计,影响受偿者的后续发展能力,可根据受偿者的需求以及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积极采取其他补偿方式,构建合理的生态补偿方式组合,形成多样化的生态补偿方式。

  2.按照“以人为本、因地制宜、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平公开、权责一致”原则实施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机制。在通过生态补偿提高保护生态环境的能力的同时,逐步增强受偿区居民及区域自我发展能力,由“输血”转变为“造血”,形成造血机能与自我发展机制。

  3.明确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机制建设的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

  4.国家把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新增保护区纳入禁止开发区补助范围,单独下达黑龙江重点国有林区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指标。

  张显友委员:全面推动儿童健康教育工作

  全面推进儿童健康教育服务领域改革、防治结合提高儿童健康服务质量,对建设健康中国,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建议:

  1.面向不同“教育对象”,宣传儿童健康教育的必要性。有针对性地逐步改善当前普遍存在的重医疗、轻预防、轻教育的现象。

  2.科学规划、加快建设儿童健康“教育平台”。开展试点工作,完善身边的“教育平台”。做好现有教育平台设施的使用、维护、管理工作。

  3.加强儿童健康“教育政策”扶持。制定合理的政策,创造社会支持环境和物质支持环境,建立并完善适应社会发展的儿童健康教育促进工作体系。

  4.构建儿童健康“教育格局”。把儿童健康教育工作纳入健康中国建设体系,构建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大群体”工作格局。将儿童健康教育纳入国民健康保障体系建设和全国文明城市、文明社区、文明村镇的测评体系。将儿童健康教育工作提前至婴幼儿阶段,制定合理膳食计划,发挥个人健康潜能,实施以自我保健意识为基础的文明、健康、科学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并保持为终生行为。

  杨扬委员:打造完整青少年体育训练体系

  杨扬委员建议加强青少年儿童体育教育。她呼吁教育和体育部门能从中学阶段就把校园体育联赛建立起来,防止体育人才流失,构建校园体育文化。

  她说,近些年,体育的教育价值逐渐受到了社会和很多家长的认可,在小学甚至幼儿园学业不是很重的阶段,一些孩子接受了相对比较系统的专业训练。

  然而非常遗憾的是,大量已经在小学阶段培养了运动兴趣和特长的孩子升入初中后,由于学业加重,不得不放弃自己的爱好,中断训练和比赛,从而造成我国青少年体育培训体系出现严重“断层”。

  为此,她建议重视中学和大学体育赛事建设,完善学校体育教育发展,规划并贯通从小学、初中、高中、高校四级联赛一条龙竞赛体制,打造完整的青少年体育训练体系。教育部门需要和体育部门通力合作,联手举办更多校园体育赛事,促进资源共享,体教结合,为具有天赋的优秀学生运动员打通上升通道,使得未来有更多选择。

  迟子建委员:将“文化兴边”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边疆省份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和历史文化资源,如果能发挥文化旅游合并后的优势,总体布局,实施“文化兴边”战略,这些省份的腾飞指日可待。希望政府能够在下一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中,将“文化兴边”列入,统筹布局,依托文化旅游,振兴边疆。

  建议:一、在很多边疆省份和地区,厚重的历史、独具特色的文化,与自然风光相生相伴,特征鲜明,比如黑龙江的金源文化、冰雪文化;滇藏地区的茶马古道文化,少数民族的特色节庆等,建议相关部门对边疆地区的文化资源做一个整体梳理,以利政府在对边疆省份和地区做文化投入时,能够统揽全局,突出重点。二、加强考古,为“文化兴边”提供更多的灿烂久远的文化“遗址”。三、发掘我们的文化,同时注重与邻国的交流,利用口岸,定期举办互通互融的文化活动。四、加大对这些地区的交通等基础设施的投入和建设。五、防止人口大量外流,需要政府重视医疗和教育的投入,着力改善民生,提高人口素质。六、加大国家级艺术团体与边疆省份和地区的交流互动。

  田立坤代表:建立培育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

  发展工业设计是产品创新与模式创新的引领者。东北的工业设计产业亟待破竹发展。

  建议:

  一是大力宣传、深入推广工业设计的概念、意义和作用,使全社会认识到工业设计的价值所在。

  二是快速成立由政府主要领导负责的工业设计推动组织,建立省级工业设计中心,培育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并组织深入开展系列活动,助推工业设计稳步发展。

  三是企业转型成为创新设计主体。一方面,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转型升级成为以创新为主体的研发、设计、制造等综合性科技企业,引导企业致力于“五创”(创意、创新、创造、创业、创盈)实效落地的运行机制。另一方面,建立以政府为主导、以企业为主体、相关行业组织协调、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设计服务平台,精准地为全社会提供满足需求、实效落地的全产业链创新设计服务。

  四是有条件的大专院校应建立工业设计学院,汇聚机械、电子、自动化、材料、外观造型各类技术、艺术等学科专业,通过顶层设计的新型学科结构,让工业设计发挥作用,促进区域经济良好发展。

  贾大风代表:构建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体系

  贾大风代表建议,应加速构建以政府科技平台为支撑、企业为主体的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体系。

  以黑龙江为例,作为国家老工业基地,黑龙江是我国重要装备制造业基地之一。不但产业基础好,而且拥有众多高水平科研院所和大量高层次人才储备,承担过多项国家级重大科研攻关项目的研究工作,科研能力较强,具备发展高质量装备制造业的产业优势和科技优势。因此龙江应积极依托哈尔滨、大庆和齐齐哈尔的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打造以高端装备制造为主题的哈大齐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通过自主创新示范区相关政策、项目和资金的支持和牵引,提升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国家应同时支持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以智能制造、绿色制造为重点,加快传统装备制造业企业生产技术、设备和工艺的智能化改造升级,提升科技含量,全面推行绿色制造,通过绿色工业装备引领装备制造业的绿色发展,提升核心制造能力。

  李振国代表:重视中医药文化传承与发展

  中医药具有不可替代的临床价值、市场价值和科技价值。中医、西医自成体系,各有优势,要坚持中西医并重,相互借鉴,优势互补,共同发展。中医国宝是需要挖掘的,中医文化是需要传承和发展的。

  建议:

  一、推动中医药文化薪火相传,从青少年教育做起。让中医药科普走进中小学课堂,写进中小学《生命科学》教科书。二、有条件的地方,在校园里建设中医药文化长廊、校园中医药文化馆、中草药种植区域等,开展与学生互动活动,集中展示中医药魅力,增强文化自信,提升民族自豪感,为中医药学的传承与发展储备后续力量。三、通过“寓教于乐、家校互动、贴近生活”等形式,增强学生中的中医养生保健意识、培育健康行为、塑造健康体魄。四、提高中医药文化自信,把握中医药古今文化传承,使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与现代社会生产生活相融合,以喜闻乐见、具有广泛参与性的形式转化为人民群众的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

  丰晓敏代表:加强备孕知识宣传降低出生缺陷

  降低出生缺陷的发生率,直接关系到我们国家的人口质量。目前,我国首次生育的年龄偏大,二胎的高龄孕妇增多;当前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发病年龄呈现年轻化趋势,这两种情况碰在一起,不可避免地出现慢性疾病合并妊娠的孕妇增多。

  糖尿病、高血压、甲状腺疾病等合并妊娠必然会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同时增加孕产妇高危风险。目前有些地方婚检率较低,以致高龄女性是在不知晓更多生育保健知识的情况下妊娠的,多数孕妇在孕前(备孕)没有做过相关检查,不能及时发现已有的慢性疾病或遗传性疾病。

  建议相关部门从婚检着手加强孕前健康教育,做好备孕知识宣传,将妊娠风险关口前移,做好风险防范,降低人口出生缺陷和孕产妇死亡风险,提高国民出生人口质量。

  徐建国代表:

  把黑土地保护上升为国家战略

  黑土地保护事关国家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是落实国家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的具体举措。徐建国建议,让“中国饭碗”更多装满优质“中国粮食”,停止向黑土地的“索取”,让黑土地休养生息,把黑土地保护上升为国家战略。

  黑龙江农业发展离不开肥沃富饶的黑土地。佳木斯市地处三江平原腹地,这是世界上仅存的三大黑土地之一。正是依托这样的土壤资源,佳木斯市成为了国家粮食主产区和优质商品粮基地,建市以来累计为国家生产了近2亿吨商品粮,成为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压舱石”。但随着耕地每年施入有机肥量严重不足,造成耕地土壤有机质下降,使部分高产田变成了中低产田甚至是低产田,耕地土壤耕层变薄。

  徐建国建议,大力推广秸秆还田,尽快改良土壤,提高农户购买大型农业机械补贴标准和补贴力度,加快推动农业机械化步伐。大力推动耕地休耕制度。要采取措施压采地下水,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用地表水置换地下水,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及人居环境整治,严控农村生活垃圾、污水对农田的污染。

  本版漫画由黎纲峰绘制本报记者杨廷制图

责任编辑:强锐

【专题】2019全国两会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