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黑龙江日报3月14日讯 我省全国人大代表李亚兰经过调研发现,目前助残设备航空运输经常遇到的困扰有:客舱内明明有存放设施和空间,航空公司却要求必须将轮椅等助残设备进行托运。托运的助残设备一旦受损,航线赔偿标准却仅为每公斤100元~300元,但轮椅越高端、越轻巧,价格越高,这一标准完全无法补偿轮椅维修的费用。此外,虽然对航空托运电动轮椅的电池标准有明确的规定,但在执行中由于安检和审核流程不完善,有时会导致乘坐轮椅的乘客因电池安检误机。
对此,李亚兰建议,一是完善折叠轮椅运输措施。折叠轮椅可在办理登机牌时托运,也可在机舱口托运,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亦可带入机舱保管。无论托运还是带入机舱,要保证离机时残疾人能在第一时间使用自己的轮椅。对飞行时间超过2小时的航班,应配备窄幅机舱小轮椅随飞机同行。二是完善助残设备托运流程及相关规定。如对轮椅或其他助残设备托运,需按照易碎品对待,由航空公司免费提供细致的包装和易碎品标识。一旦出现损坏,航空公司应积极协助残疾人按流程予以鉴定,予以赔偿。三是对电动轮椅的电池安检和运输制定更人性化的措施,并保证相关规定及时准确地传达给残疾人。四是推动各航空公司制定统一的服务规范,并将残疾人服务规范培训制度化。
责任编辑:王傲
图片新闻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