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4月25日讯(李刚 记者 刘嘉)25日,记者从黑龙江省水利厅获悉,为助推全省河长制湖长制落地见效,团省委、省河长办、省水利厅、省生态环境厅决定在全省联合开展“保护家乡河湖,争当护河志愿者”推行河湖长制行动,组织动员广大团员青年在江河湖泊管理保护中充分发挥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积极投身保护家乡河湖,推进我省生态文明建设,助力河湖长制深入实施。
据了解,护河志愿行动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绿色发展理念的有效践行载体,是打好碧水攻坚战的重要手段。护河志愿者队伍要与我省已建立起的河湖长制组织体系充分融合,并且队伍达到一定规模,力争把护河志愿行动计划打造成全省社会公众心目中影响力大、号召力强的公益事业。
本次行动要求,组建与各级河湖长相匹配的志愿河湖长队伍,市、县两级志愿河湖长原则上由本级团委的主要负责人担任。实施志愿“小河湖长”培育计划。发动学校中小学生成为志愿“小河湖长”,鼓励引导参与护河志愿行动。围绕护河志愿者队伍专业化建设,邀请专家学者、业务骨干、知名志愿者为队伍负责人开展专业技能、志愿理念、活动策划等方面培训。积极开展巡河护河志愿活动,明确护河志愿主体责任,围绕水资源保护、水安全保障、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水域岸线管理等主要任务,利用学雷锋日、植树节、环境日、世界水日、“五四”青年节等重要时间节点,每年至少开展一次垃圾清理、文明劝导、环境美化等巡河护河活动。鼓励和引导公职人员、学生、旅游爱好者、徒步骑行发烧友、航拍达人等群体成为护河志愿者,利用好上下学、上下班和出门游玩等时间开展日常性的巡河护河,实施“随手拍、随手捡、随手护”等“微行动”。引导青少年创作诗歌、漫画、视频、微电影等水文化产品,丰富河湖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