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7月8日讯(记者 杨帆) 来自东北农业大学的吴云舟,拥有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博士学位,他创立的哈尔滨紫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无毒无害的生物药物干扰素,来替代、减少抗生素的使用,从而带动兽医防控体系的产业升级,保证食品更加安全。

为了找到合适切入点,2015年,吴云舟与团队深入市场开展大量调研工作,他得出推测,混乱的兽药市场急需创新产品来解决抗生素残留的问题,生物兽药取代化学药物是大势所趋;在生猪养殖过程中,大部分成本用于防治疫病,黑龙江长达半年的低温天气可大大减少疫病的发生,因此,大胆推测为减少养殖成本,东北地区将吸引大量的南方猪场北迁,猪病的药物在黑龙江将具有广阔市场。随着时间推移这些推测全部应验,2016年,黑龙江出台相关意见,提出南猪北养发展战略,预计到2020年将实现生猪出栏3000万头。2017年,农业部印发正式通知,全面禁止化学药物在养殖过程中的使用,2018年2月大连三仪重组鸡白细胞介素-2获得生产批文,标志着我国生物兽药正式取代抗生素走向历史舞台。
“比如人感染乙肝或艾滋病,都需要用干扰素进行治疗,其有效性已在人类疾病治疗中得到充分认可。但由于技术繁琐和生产成本问题,未在兽药领域大规模应用。”吴云舟说,十余年的生物制药工作经历及名师的悉心指导为项目的成功奠定了基础,其团队通过基因工程、细胞工程、蛋白质工程等技术手段,成功降低了生产成本,使其可用于兽药领域。
为在新一轮产业布局中保持领先,吴云舟和他的的团队利用自身技术优势,瞄准长效产品,提前进行了产品升级,所有产品的药效及成本将在市场中将具有绝对竞争力,目前开发产品已覆盖鸡、鸭、猪、牛、貂等十余生物兽药品种,申报专利40余项。
吴云舟说:“科研人员创业最大的鸿沟是对商业行为一无所知。”为了补上这一短板,他在网上购买了上百本关于商业、融资、谈判的书籍,并利用业余时间读完了其中绝大部分。2016年,他在省科技厅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初创组获得二等奖十万元奖金,2017年,参加了共青团哈尔滨市委组织的“青春创想季”比赛,最终获得了哈尔滨市食品产业研究院与哈创新投资的100万股权投资。目前,该公司已经与哈药疫苗公司建立合作,进入产业转化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