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7月23日讯(记者 王春颖 安泽)23日上午10时,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优化营商环境专场发布会上,省营商环境建设监督局、省公安厅、省教育厅、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四所厅局发言人共同发声,为龙江“打造好环境、办事不求人”站台“代言”。

2019年省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努力做到“办事不求人”,与会代表给予热烈掌声,引起社会广泛热议。掌声和热议的背后,折射出的是广大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办事求人已经成为营商环境建设中的堵点、难点和泪点问题。黑龙江省政府在《关于推进“办事不求人”工作的指导意见》中提出,要用三年左右时间在全省基本实现“办事不求人”。
百姓事是“全省事”必须“全省事”
为努力在制度安排上实现“办事不求人”,黑龙江省持续加强顶层设计,加大“放管服”改革工作力度,大力推进简政放权、流程再造,最大限度地实现减环节、减材料、减程序、减时限,要求各市县今年必须有变化,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高频事项“最多跑一次”。同时,今年要在全省政务服务标准化上进行重点突破,也就是说办一件事在全省任何区域、任何角落都要实行无差别办理,最大限度杜绝“随意性”。让“办事不求人”插上科技翅膀,今年要完成全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建设任务,建成省市两级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并投入使用,推广“全省事APP”客户端,努力实现“一网通办、就近办、马上办、指尖办”和“不见面审批”,真正实现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省营商环境建设监督局党组书记、局长张琢说,龙江营商环境正在发生积极变化,正吸引着各方有识之士来龙江干事创业、投资兴业。同时,也证明了龙江风景这边独好。他说:“俗话说,要迎娶公主,首先要成为王子。投资者们对龙江的信任和希望,激励龙江人要不断地优化营商环境,持续打造集聚要素的‘洼地效应’,全力构筑发展新优势,也使我们悟出了这样的一个道理,那就是,重塑龙江投资新环境,投资者信心比黄金还珍贵,龙江人的自尊自强比钻石还要珍贵”。
为进一步叫响黑龙江“办事不求人”特色品牌,近期以来,龙江各地各部门认真查摆梳理“办事求人”的深层次原因,敢于亮丑揭短,列明易发事项“负面清单”,向社会公开“办事不求人”实施方案,明确实施步骤、时间节点、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充分发挥营商环境监督测评站(点)、特邀监督员和“12346”投诉举报热线等平台作用,落实“好差评”工作机制,主动接受社会监督,真正把评价监督权还给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
“上学不求人”
推进中小学校“办事不求人”是推进教育公平、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必然要求。省教育厅主动担责、积极作为,采取多项有力措施,全力推动“零择校、零择班、零择位、零指定”部署要求落地见效。
省教育厅与相关部门联合制发了《在全省中小学校推行“四零承诺”实现办事不求人实施方案》《黑龙江省中小学校“四零承诺”实施细则》。目前,所有区县实现了政策文件、主体责任和阳光监督“三落实”。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通过线上、线下等多种渠道广泛告知适龄儿童学生,让老百姓足不出户就能全面、准确地了解上学、分班、排座、选干部等方面的程序和要求,不用再托关系、找门路打听。
为压实各地教育行政部门的主体责任,省教育厅公布了各地市、县区教育行政部门“四零承诺”监督举报电话,接受群众质询监督,确保“四零承诺”阳光实施。并开展“四零承诺”政策体验活动,以家长的身份参与体验,通过电话随访、家长暗访、现场督导、第三方评估等方式,亲身体验“四零承诺”执行情况,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的问题。
据黑龙江省社情民意调查中心数据对各地“四零承诺”落实情况进行了第三方评估的结果显示,按照5%的比例从学籍信息库40万人中随机抽取了2万人进行调查,从评估结果看,全省“零择校”满意度达91.94%,“零择班”满意度达90.83%,“零择位”满意度达89.24%,“零择位”满意度达88.32%,综合满意度达90.08%,群众对中小学“办事不求人”整体满意度较高。
下一步,省教育厅将加大中小学就近入学、学校管理各项政策和制度宣传解读力度,营造符合条件谁也不用求,不符合条件求谁也没有用的工作氛围。聚焦第三方评估满意率相对较低的地方和环节,进一步完善管理体制,压实主体责任,健全规章制度,着力解决群众关心的操心事、烦心事。
“办证不求人”
近期以来,省公安厅围绕与群众密切相关的“落户口、办护照、上车牌”服务事项,以“通正门、堵后门、强监督、严问责”为手段,出台了20项具体工作措施,从小切口入手带动大问题解决。
据省公安厅副巡视员那子文介绍,省公安厅推出了59项政务服务事项标准化工作规程和办事指南,做到“一次告知”、“一表申请”、“一把尺子量到底”。开通了“960110公安政务服务热线电话”,实行每周7天,每天16小时在线服务,截至7月中旬,共接听电话3468个,解决问题3439个。
为解决窗口办事民警因无法甄别真伪导致不办、拖延、退办等问题,省公安厅还成立了市县两级设立佐证材料核查中心。实现了“电子居住证”、“身份证丢失补领”两项热点业务“一次不用跑”。推行“我代办”制度,解决群众对办事流程不熟悉问题。市地出入境部门建立24小时自助服务站,实现自助签注机全覆盖。
省公安厅与邮政部门开办合作网点161个,与保险公司开办合作网点59个,与329家医院合作实现驾驶证审验联网核查,与344家汽车4S店合作代发临时牌照。出台《全省车管所排队叫号服务管理系统建设方案》和《黑龙江省机动车查验员管理办法》,完善窗口叫号管理,解决“加塞”问题。
制定《黑龙江省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违反警纪调查处理办法》,规范程序方法,强化问责落实。设立群众投诉线索核查专班,对企业和群众投诉线索,做到有诉必查、有错必纠、有责必问,处理结果向投诉人反馈,典型案例向社会公布。截止目前,共接到问题线索95件,已办结80件,办结率84.2%。
下一步,省公安厅切实做好“互联网+公安政务服务”平台与省级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的有效对接。发布推进群众“办事不求人”第二批29项政务服务事项,加快剩余116个政务服务事项标准统一和流程优化工作,成熟一批公布一批。
“看病不求人”
年初以来,省卫生健康委会同有关部门强化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完善支撑保障措施,大力推动“看病不求人”的贯彻落实。印发了《关于优化医疗环境“看病不求人”实施意见》 《关于发展“互联网+医疗”,促进“看病不求人”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推动建立全过程、全链条、全方位、全周期的优质医疗服务。
目前,全省“看病不求人”工作在省委省政府领导下,全省卫生健康系统勠力同心,取得初步成效。一是找医生更加方便精准,全省三级医院全部开通了24小时问诊电话并向社会公布;二级以上医院中已有122家医疗机构建立了199个名医基层工作室。二是预约挂号更加便民顺畅,健康龙江惠民服务网站现已接入二级以上医院257家,专家号源网上开放比例达到100%;97家医院已在诊室和检查室外显著位置显示患者排队信息,171家医院在住院部公开床位等排队信息。三是住院流程更加优化高效,已有37家二级以上医院设置入院准备平台,38家二级以上医院设置出院服务平台,为患者提供入出院“一站式”服务;171家二级以上医院住院部所有科室公开床位总数、高间床位数、普间床位数、当前空床数、次日空床数、住院患者排队信息;71家医院手术科室公示手术患者排队信息;250家二级以上医院通过信息化手段对住院患者实行费用“每日清”。四是结果查询更加便捷快速,104家二级以上医院对当日不能获取检验检查结果和诊疗建议的,采取信息化手段推送,让患者只跑一次;全省已有95%的三级医院,81%的二级医院纳入检查检验结果共享范围。
下一步,黑龙江省将在促进“看病不求人”的基础上,整合各方资源,全力高效推进,推动更多“互联网+医疗健康”便民惠民措施落地落实,让互联网成为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以及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的强大助推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