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走街串巷访百家】赵之忱:开对“药方”拔“穷根”
2019-12-10 14:47:17 来源:东北网  作者:庄园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极光新闻

  东北网12月10日讯(记者 庄园) 60岁的赵之忱是桦南县教育进修学校的一名教师,也是桦南县进修学校驻桦南县孟家岗镇保丰村第一书记。2017年以来,赵之忱坚持身体力行、亲力亲为,带着对贫困群众的浓浓牵挂,把精准要求贯穿驻村帮扶全过程。在拓渠增收、金融扶持、教育扶智和转移就业方面助力保丰村村民脱贫。

在赵之忱帮助下,贫困户对房屋进行了修缮。       

  孟家岗镇保丰村共有550户2013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57户131人,主要以发展传统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了解到该村在发展庭院经济、特色种养殖等增收致富项目上基础薄弱,贫困群众转移就业意识和能力有待提升,特贫群众比例较高,脱贫难度较大的特点,赵之忱对村民们实施因户施策、一户一策、精准帮扶。深入剖析贫困户致贫原因,结合国家在教育、医疗、社保等扶贫政策,有针对性的入户宣传讲解,使党的扶贫政策深入人心、家喻户晓。

  为了带动百姓共同致富,积极做好贫困人口的脱贫巩固和提升工作,赵之忱个人出资带领村民外出考察手工编织工艺产品项目,经考察一行人选择手工编织工艺产品应作为保丰村的首选项目,随后又辗转盘锦、齐齐哈尔、黑河、集贤等地考察芦苇编织、柳条编织等项目,拓宽了村民们的视野、增强村民们的致富信心。经过赵之忱的多次沟通协调,村里与江苏桃园家饰签订了水蒿子秆供销合同,2019年3月仅此一项就为保丰村百姓创收7万余元,也让保丰村产品远销日本,2020年保丰村的水蒿子秆也早早的就被订购了。

  在产业帮扶方面,赵之忱坚持把发展庭院经济作为保丰村产业扶贫的重中之重,为适宜发展特色经济种植的57户贫困户出资7680元,购买李子树64棵,并亲手帮助村民们栽植。为确保成活率,赵之忱带领村民们为果树喷药灭虫,今年果树硕果累累。为适宜发展庭院养殖的贫困户出资7500余元,购买鸡雏、鹅雏2000余只,2018年贫困户增收75000余元,为贫困户持续稳定增收奠定了坚实基础。

赵之忱慰问贫困户朱会英老人。       

  在拓渠增收方面,赵之忱多次为贫困户联系销售渠道,高价销售大豆、家禽、生猪及山产品,获得差异化收益;充分发挥村致富带头人的示范作用,积极引导贫困户发展订单农业,综合分析近年豆角市场行情,帮助贫困户与农民企业家段淑霞签订豆角供销合同,提高种植收益;针对保丰村大豆种植面积大的实际情况,先后两次赴宝泉岭酱业洽谈磋商,现已达成长期供销协议,实现了大豆种植户稳定保收增收。

  在转移就业方面,赵之忱积极倡导致富光荣、多劳多得,为具备劳动能力的15户贫困户,提供精准转移就业信息,实现年人均增收1300元。通过典型示范引领,保丰村贫困群众逐渐建立了“弱鸟先飞、深贫先富”的坚定信念,有效克服了“等、靠、要”思想,全面形成了自强自立、争先脱贫的良好风尚。

  2017年春节前夕,赵之忱在驻地为保丰村五保户和特贫户包年夜饺子,正在哈尔滨的赵之忱妻子因雪天路滑发生十台车连撞,致使右手挠骨和三叉骨骨折。接到电话赵之忱万分焦急,了解妻子伤情后,赵之忱安慰老伴说,“今晚让孩子陪你先住院,我此刻正在为全村五保户和特困户包年夜饺子,后天就过年了,五保户都是鳏寡孤独的老人,你说我怎么能扔下他们不管呢!包完饺子后,我连夜去哈尔滨看你。”听到这段对话,前来帮助包饺子的村民们眼睛湿润了,“赵老师您的舍小家为大家的精神和为民情怀,我们保丰人永远不会忘记,您别包了,快去看老伴吧!”虽然归心似箭,但是赵之忱仍然坚持把饺子包完并送到百姓家中。

  三年来,赵之忱走访贫困群众两千余次,累计为村五保户送去水饺100余斤,猪肉300余斤,元宵200余斤,为贫困群众捐赠衣物300余件,鞋子100多双。为村民义务出车150余次,行程逾两万多公里,个人出资累计9万余元。800多个日日夜夜,赵之忱扎根贫困乡村、奋战攻坚一线,协调配合村“两委”,带领全村百姓,向贫困宣战,谱写了干群同心、治贫致富的全景图。

责任编辑:张广义

【专题】新春走基层

【专题】走街串巷访百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