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报1月2日讯 记者从哈市医保局了解到,继陆续推出城乡居民“两病”门诊用药、“两险”合并实施政策后,将从2020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更多惠民的医保政策:特殊慢性病病种由22种增加到25种,一年最多享受2400元待遇;慢性病实行了长处方制度,对应药品一次性最多可开12周;扩大城镇职工异地就医报销范围,不是急诊没备案也给报50%,起付线为1500元;传染病患者待遇标准政策内住院报销比例提高5%……
◎特殊慢性病病种由22种增加到25种
将类风湿性关节炎(功能分级Ⅲ级以上)、活动性肺结核、癫痫三种特殊慢性病纳入哈市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特殊慢性病保障范围,此项政策实施后,哈市的特殊慢性病病种也由22种达到了25种。增加的特殊慢性病病种和待遇标准如下:
病种 城镇职工(元/年) 城乡居民(元/年)
类风湿性关节炎(功能分级Ⅲ级以上) 2400 1200
活动性肺结核 2400 1200
癫痫 1800 1000
◎特慢病患者最多一次可开12周药
对特殊慢性病患者实行长期处方管理制度。根据病情需要,特殊慢性病患者凭处方最多可以一次性开具12周以内相应病种的治疗药品,大大减轻了特殊慢性病参保患者购药来回奔波的负担。
◎职工医保异地就医不是急诊没备案也给报
将城镇职工参保人员在异地发生的、未进行异地就医登记备案且不符合急诊住院标准的住院医疗费用,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报销范围。住院起付标准为1500元,住院报销比例为政策范围内报销50%。
◎传染病患者定点住院取消起付线
一是取消了传染病患者在传染病专科定点医疗机构住院起付标准;二是提高传染病患者在传染病专科定点医疗机构住院报销比例,政策范围内费用报销比例提高5个百分点。由此提高了长期患病、长期住院传染病患者的待遇保障水平。
◎居民医保门诊就医不限定只选一家
取消城乡居民医疗保险门诊就医“每年选择一所门诊统筹定点医疗机构”的限制。参保居民依据本人需要,可以在基层定点医疗卫生机构门诊自主就医,学生儿童还可到儿童医院和高校所属的定点医疗机构门诊就医。
◎将诊疗费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挂钩
将城乡参保居民在基层定点医疗卫生机构发生的一般诊疗费的支付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挂钩,促进家庭医生签约和诊疗服务。
家庭医生与参保居民签约并提供相应诊疗服务,经卫生健康部门考核合格的,由医疗保险经办机构依据考核结果,于次年年初向基层定点医疗卫生机构一次性拨付一般诊疗费,参保居民就医时不再另行支付一般诊疗费。
◎在现有基础上将符合条件的医疗机构纳入肺结核门诊定点范围
在现有定点结核病防治所基础上,将符合条件的医疗机构纳入肺结核门诊定点医疗机构范围,患有肺结核的参保居民可自主选择肺结核门诊定点医疗机构就医。这项措施的实施,大大方便了城乡居民结核病患者的门诊就医。
◎医联体内转诊降低住院起付标准
参保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在医联体内所属定点医疗机构住院,经治疗后病情符合分级诊疗规定的,且进行上下级转诊的,降低住院起付标准。向下级定点医疗机构转诊的免收起付线,向上级定点医疗机构转诊的,起付线按上下两级定点医疗机构起付线差额部分收取。该项政策的出台,不但减轻了就医患者的经济负担,而且对推进医疗机构分级诊疗有很大的促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