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月6日讯 (记者 周秘)2020年1月1日起,《外商投资法》正式实施。3日下午,哈尔滨市依《外商投资法》设立的首个外商投资企业在哈尔滨新区诞生。这家叫作“中伊创新进出口(黑龙江)有限公司”的企业,是由一个伊朗自然人和“中伊创新中心(深圳)有限公司”中方境内外资企业出资设立,该企业在登记机关的指导下,按照新法的要求提交了申请材料,并于当天取得了营业执照。

《外商投资法》正式实施后将取代“外资三法”,成为外国投资者在中国境内投资统一适用的法律。此前有外商投资的企业需按照新法的要求在过渡期内完成对治理结构的规范和调整。新法确立了外商投资的促进制度,对外资企业实行准入前的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制度,除了少数限制投资的行业,中国人能从事的行业,外国资本也可以,确保内外资一致原则。同时,负面清单也进一步压缩,从原来的48项,修改调整为40项。取消了中国自然人不能以自己的名义和外商合资成立公司的限制,取消了商务部门备案审批环节,简化为信息报告制。
《外商投资法》将带来哪些变化呢?
变化一:企业类型中不再有“中外合资”“中外合作”。新法实施后,外商投资企业的企业类型只区分有限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和合伙企业,不再有“中外合资”“中外合作”的概念。
变化二:中国自然人可以投资外商投资企业。新法明确了中国自然人作为中方投资者的合格主体身份。
变化三:外商投资企业设立变更,从逐案审批(备案)制到信息报告制。
变化四:董事会不再是最高权力机关。新法实施后,外商投资企业的最高权力机关将与内资企业保持一样,改为“股东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