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黑龙江日报1月15日讯 水是生命之源,居民饮用水质量与百姓健康息息相关。目前,在国内二次供水领域,一般的二次供水设施仍采用比较传统的水池、水箱结合使用模式,随着社会的发展,居民生活水平的持续提高,对水质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二次供水设施的管理至关重要。对此,省人大代表焦宏伟认为,要彻底解决二次供水或者供水末端支网的污染问题,需要政府、供水企业、百姓等多方面的密切配合,才能解决好水质安全问题。
焦宏伟代表建议,推进地方政府发挥主导作用,新建二次供水设施时,供水企业最好在规划设计前期就参与其中,建设过程中严把质量关,以落实技术审验制度。对于老旧的二次供水设施启动改造工程。落实多渠道筹集资金的机制,建立“以政府、供水企业投入为主,居民合理分担,多渠道筹集资金的二次供水设施改造费用筹集机制”,确保二次供水质量。例如南京二次供水改造案例中,经费来源为南京市级财政、区财政及供水集团各占三分之一;上海则采用“市区两级补贴,居民适当补充”的资金筹措原则,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强对二次供水水质的监管,建立二次供水水质信息平台,把所有使用二次供水的楼房纳入监管范围,供公众和主管部门随时查看。日常中,该平台系统则需要纳入二次供水设施的清洗周期和消毒周期、实施人员、是否达到卫生标准及清洗后的水质等,并与公众的客户端相连,公众可随时掌握情况。
责任编辑:张广义
图片新闻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