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黑龙江日报1月15日讯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水环境保护工作,坚决打好碧水保卫战,全省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但是,与干流相比,各水系支流的中小河流水质改善幅度还比较小,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注重扩大涵养空间,在国土空间规划中,要贯穿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的理念,扩大中小河流上游的湿地、森林、草地等具有水源涵养功能的空间,从源头上改善中小河流水环境质量。科学划分流域空间。按照生产、生活、生态三个功能划分流域空间,为上下游、左右岸生态整体保护、系统修复和综合治理打好基础。严格管理沿岸空间。依法禁止河道周边空间的开发使用,防止过度开垦、过度放牧。
将水资源支撑作为产业布局的重要约束因子,重大项目布局要进行水资源利用合理性评估。要考虑“用水”,用水量大的产业项目不宜以中小河流作为水源,避免河流流量大幅度减少。考虑“排水”,项目落地区域要有足够的纳污能力。排水量大的产业项目不能布局在中小河流附近,避免形成新的黑臭水体。要考虑“补水”,通过合理的产业布局,保证各地水库拥有一定预留水量,在冬季为中小河流补充水量、优化水质。
要加强全社会节水建设要重视中小河流,建议在“十四五”规划中体现三个方面的节水要求。一是社会节水。加强中小河流区域节水型社会建设,强化水资源调度配置,提高全社会用水效率。二是管网节水。针对中小河流沿岸县城乡镇多、输水管网老化特点,加大老旧管网改造力度,降低管网漏损率。三是农业节水,积极推动灌溉方式由粗放向节约集约转变,推广水田退水重复利用,减少农业用水。
科学精准依法治污要突出中小河流。坚持规划引领,建议在“十四五”规划中安排中小河流流域治理专篇,进行宏观谋划。加大资金投入,重点保障沿岸县城、乡镇水污染防治项目建设。强化农业治污。探索适合我省特点的农村污水处理模式,推进厕所革命,解决农村水冲厕所排水出口问题;沿岸农田灌区建设植被缓冲带和隔离带,减少水田退水带来的污染;加强对河道周边农业种植和畜禽养殖的管理,避免农业废弃物直接进河;继续开展农业“三减”,降低残留化肥农药对中小河流的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