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月16日讯(记者姜姗姗)春节临近,记者走进青冈县芦河镇民权村,看到银装素裹的村庄,家家户户炊烟袅袅,整洁的村容村貌,令人心情舒畅。
记者了解到苏殿清夫妇今年都66岁,苏殿清因病导致下半身残疾,家中土地面积少,无其他经济来源,2014年被识别为建档立卡户。“现在的日子以前哪敢想啊,早前都穷成啥样了,生病舍不得花钱治。现在好了,国家有脱贫政策,还有驻村工作队的帮助,我们的生活走上了致富的道路!”一说起驻村扶贫工作队,妻子张云清一下就来了精神头。“要不是工作队和镇里帮扶干部的帮助,我们现在的生活也不能这样,是他们的帮助,给了我们生活下去的希望。”她的脸上溢出幸福的笑容。



驻村工作队队员李广义介绍,自从2017年中旬,黑龙江省烟草专卖局成立了驻村工作队,开展驻村扶贫工作,仅民权村驻村工作队就有3名队员。三年来,他们以乡村振兴、全力打造不走的工作队为目标,从抓党建入手,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等方面,为富民兴村,脱贫奔小康,努力开展了各项工作。
“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核心,是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和农村繁荣的基础。省烟草专卖局发展肥牛养殖、建设光伏扶贫、实施秸秆饲料打包、积极开展消费扶贫等项目,推进了全村脱贫攻坚的进程。
“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保障。只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才能真正实现“乡风文明”。工作队以乡风文明为纽带,全力助推民权村脱贫攻坚工作。
省烟草专卖局十分重视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和村两委工作的有效开展,不但定期到民权村调研指导,还经常带队到民权村开展党日+帮扶活动、志愿者帮扶行动、捐款捐物,与民权村党员干部主动开展交流活动,助推村两委提升政治意识、核心意识、大局意识和看齐意识。工作队也积极围绕村两委干部向心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开展工作。
生活富裕是乡村振兴的主要目的,反映了广大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在党中央没有实施脱贫攻坚之前,民权村在“两不愁”方面困难不大,但在养老、医疗、教育、住房等方面困难依旧严峻:养老保障不够,部分贫困户收入来源较少,无劳动能力,老无所养;医疗保障力度不够,尤其是大病方面,看不起病、因病致贫较为普遍,病无所医;教育负担较重,存在因负担不起学费而辍学或因学费过重而致贫的情况;通风、漏雨、冬冷的泥土房还较多,住房安全没有保障,贫困户建不起房,住无所居。
驻村工作队队员李广义告诉记者:“平时的工作确实很辛苦,从我来到民权村到现在休假天数屈指可数,村民需要我们,我们必须在。”那明亮的眼神中透露着坚强与决心,当说起春节可以回家过年时,他说:“春节回家跟家人过年,过完初一,我就回来。”驻村工作队、帮扶责任人扎根基层,用心用情用智开展结对帮扶,用自己的辛苦指数,换来贫困群众的“幸福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