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月30日讯(记者郎艾迪)农产品从田间地头到百姓餐桌,中间要经历生产商、源头采购商、物流配送、终端销售商等多个环节。疫情当前,不管哪个链条出现问题,百姓的餐桌都会受到影响。


那么,商务部门及流通企业,采取了哪些措施保证商品供应稳定?29日,记者采访了市商务局、大庆农批城、九区批发市场及多家大型商超及连锁超市。
零售终端加快补货速度全力保障市民需求
零售终端,是商品流通的最后一环,也是市民感受商品供给情况的重要渠道。
为保障节日期间正常供应,大商新玛特总店超市积极组织货源,实施绿色收货通道,保障民生商品第一时间进店销售。大润发超市派专人随时监管库存,对于快消商品实行优先收货,并加快补货速度。
多家社区超市也先后投入运营,加强商品供应能力。
除了货要足,质量也是当前市民最为关心的。据了解,为保障食品安全,各超市每日对公共区域及客用设施(购物车、购物筐等)进行多次全面消毒,员工上岗前进行体温检测,佩戴防护口罩。大润发等大型超市同时还开启了针对消费者的体温检测,并不间断提示顾客,注重个人防护措施。
记者从市商务局了解到,目前,全市各大超市、批发市场、各种便利店正常营业不关闭,生活用品货源充足,供应有保障。主要连锁超市大商、大润发、永辉、庆客隆均已就防控保供作出书面郑重承诺。
批发商加强货源组织,果蔬源源不断送上百姓餐桌
疫情当前,市民对“菜篮子”的需求更为强烈。那么,作为批发商,是如何满足终端需求,保证供应的呢?
大庆农批城负责人邢大伟也表示,一方面他们加强与货源地沟通,保证源头供应量,另一方面加强运输能力,保证流动渠道畅通。目前每天销售量在1000吨左右,完全能够保证市场需求。
大庆农批城和九区批发市场是大庆市两家最大的生活必须品交易批发市场,每天总出货量、进货量、价格基本保持稳定,市民的“菜篮子”供应是有保障的。
建立生活必需品监测制度确保商品不脱销不断档
据了解,疫情发生后,市商务局积极应对,确保居民“菜篮子”、“米袋子”、“果盘子”不断货。
一方面加强产销衔接,增加市场供应。确保商场、超市卫生消毒商品以及生活必需品的供应,引导供需双方团结协作,拓宽进货渠道,增加商品投放,充实库存储备。做到生活必须品不脱销、不断档,不囤积居奇,不搭车涨价,切实维护正常的经营秩序。
一方面市商务局协同县区商务主管部门组成检查组,深入各超市检查主要生活必需品供应情况,加强日常监测,及时掌握市场供求变化情况,沉着应对,确保供应有保障。同时,指导企业经营,引导居民消费,稳定消费市场秩序。
记者在多轮走访中也看到,目前各大批发市场及超市货物供应丰富,市场秩序井然。